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风触好花文锦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雪原哥你赶紧找个女朋友吧,上次我见你那位女同事很关心你的样子。”双鹊说完拿眼睛瞟着斜对面的沈凤栖,双鹊知道雪原对凤栖的心意,她故意引出这个话题想混水摸鱼助他一臂之力。

    “我哥不管人品相貌还是工作和生活能力都不在话下,我见倾心他的女同事还真不少呢,哥怎么你一个都没看上?”雪景也在一旁煽风点火。

    “小丫头片子一个,管起你哥来了,你不让我操心就好了,其它不劳你费心了。”雪原说完吃了一大口面。

    “凤栖姐,你觉得我哥怎么样?”雪景问道。

    “很好呀,我此生最遗憾的就是没有一个像你哥那样关心守护着妹妹的。”凤栖非常真诚地说。

    “其实不一定非要是哥哥,男朋友会比哥哥更关心爱护你的。”双鹊说。

    正当两小丫头片子要一步步合计着挑破谜底时,凤栖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显示是弘庭梧,凤栖拿起手机向大家示意离开一会,然后走出了小包厢。

    凤栖一边接听一边沿着木楼梯上了天台,楼下包厢以外的用餐环境还是过于喧闹,无处安身。

    “你们几点结束?我来接你。”弘庭梧说。

    “你,下完课了吗?”凤栖问到。

    “还有一节。”对方答到。

    “我们吃好饭可能还会在附近走走,两边的梧桐树很美。”

    “……”

    “你晚上不是要回斫勤坊吗?”

    “明天上午再去。”

    “你,不用特意来接的,雪景的哥哥反正要送双鹊她们回淳风茶舍顺便捎上我。”

    “那下周日下完课你跟我去斫勤坊,安老师画了一幅《千里江山图》,还有你喜欢的《荣膝斋图》,一起去看看。”

    “嗯。好。”

    “……”

    “没别的事了吧?”

    “没有。”

    “那我挂了,你去上课吧?”

    “嗯。”

    沈凤栖坐回了餐桌,雪景和双鹊已经彻底放弃了电话前的那个话题,想必是被雪原制止了,因为雪原对凤栖的心意尚无把握,她丝毫没有对他流露出男女间的好感,贸然试探反而弄巧成拙。

    新华路是上海第一条国宾通道,四人汤足饭饱后打算用脚步丈量着这条充满人文气息的花园马路,新华路原名安和寺路,也曾取过法华路,路的两边驻满英法德和匈牙利式老建筑。

    秋天是新华路最好的季节,遍地是来不及清扫的潇潇飘落的梧桐叶,四人两两并行,前后相隔的时远时近。徜徉漫步在朦胧灯光下的优雅小道,迎面走来的每一对青年男女都像在恋爱般浪漫美好。

    走到593弄梅泉别墅,凤栖和雪原停在一块介绍石牌前,得知梅泉命名来自于池边有喷泉周边有梅花,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大都市里,难得有个带泉的命名。

    行人越来越少,快接近十一点了,上海的酒吧类室内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沈凤栖一直保持着十点前入睡的习惯,尽管她睡眠时好时坏,她把身上披着的外套还给雪原说:“我们打道回府吧?有点晚了,明天还要上班呢。”

    雪原很快把车取来,载着几个姑娘到了嘉善路茶舍,上下屋子里灯都没有亮着,桐竹又是夜不归宿。

    把双鹊和雪景放下后雪原驱车来到绍兴路,凤栖礼貌地向他道别,她总是这么留有距离地礼貌,这让雪原难以逾越,不敢造次。

    周一一大早沈凤栖就起来做早餐,去公司的路上遇见易童,两人并肩同行,寒枝刚搬离,新的租客还没有住进来,昨天高宇是留宿在易童处,只是他刻意不和易童同行,也不知道在躲啥。

    公司的宣传片终于在反复修改后圆满完成,当刻录好的一箱光碟出现在凤栖办公桌上时,她长长吁了口气,这个项目实在耗费来她太多心力。周五的工资条上绩效考核栏里被奖励了一千,这让她很是窃喜了一会。

    周六的书法课上,石桓亭像往常一样逐个检查上周布置的作业再一一点评甚至示范,上周的练习作业是各种点的写法。

    石老师做示范时都是被学员们围着的,老师边示范露锋法边说:“点的形状是上尖下圆,腹平背圆。露锋法是顺锋直下笔——这种用笔法又称切锋,其余行笔,收笔都和藏锋法相同。”

    学员们各自回到位子上不短练习知道石桓亭满意认可后又被召集来观看点的藏锋法。石老师说:“逆锋起笔——欲下先上,到顶端折笔而不能用转笔法,转则顶端不尖锐,然后像这样往右下方行笔,至底部左下方转笔。最后往左上方收笔。”

    弘庭梧在让学生练习的中途来到书房和大家一块练习点的书写,十分钟后又回教室了,却不想他几分钟的成果:正点、反点、左点、右点、挑点、仰点和竖点,全被石桓亭用来当教学模板了。

    本节书法课内容是如何写垂露竖和悬针竖。石老师说:“垂露竖像中流砥柱,顿笔。最后一笔悬针竖,圆锋收笔和尖锋收笔。”末了又来几番示范。

    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就交给学员自行练习,石桓亭则在一个个单独纠正讲解。在指导雪景时说:“收笔时最忌讳用力甩出去,而是应当把锋尖送到笔画的末端。这样字才不会轻浮,显得沉着一些。”

    一个小时的书法课很快结束了,案上已经堆满了各种点和竖的笔稿。凤栖和双鹊把笔墨纸砚收拾停当去上古琴课,她们今天上是《普庵咒》的二节课。

    大教室角落的花架上放了一些蒲苇,窗外两棵鸡爪槭已经渐次变成了鹅黄色,它们最美的季节还没有真正到来。

    弘庭梧检查了两位学员上节课的练习情况,分别纠正了一些小细节后开始往下讲,他说这支曲子曲调雅畅清逸,质朴平实,有庄严肃穆之感。原是普庵禅师之咒语,后人以律调谱曲。弹奏时宜简静沉稳,不可急躁虚浮。

    寒枝和石桓亭在买菜的路上买了一大束勿忘我和白色百合,百合的香气充盈着整个大厅和厨房,花器里的勿忘我,颜色紫盈盈的让人过目不忘。

    午餐是弘庭梧自告奋勇掌厨的,他见沈凤栖醉心于弹琴舍不得离席,石桓亭和寒枝也主动帮厨,人多力量大,很快张罗好了一桌饭菜。

    “你的倪瓒开始着手画了吗?”弘庭梧边吃边问坐在对面的石桓亭。

    “还没有,在临摹沈周的《桃源胜境》,安老师有个朋友要得急,只能让倪瓒等等了。”石桓亭说。

    “安老师的《富春山居图》开始了吗?”弘庭梧追问。

    “开始了,所以《桃源胜境》才转手让我画。”

    “明代有一幅《云林洗桐图》好像画的就是这位等待中的倪瓒兄吧?”寒枝问道。

    “可不就是这个洁癖狂。”石桓亭笑着说。

    “妥妥的处女座。”寒枝继续打趣到。

    “石老师最喜欢元四家谁的画?”凤栖问。

    “黄公望。”石桓亭回答说。

    “好在哪里?”寒枝问。

    “笔墨纷披,苍茫简远。悠悠弱弱,散散淡淡。沉沉厚厚,缥缥缈缈。”石桓亭回答说。

    “凤栖喜欢的应该是倪瓒吧?我知道你喜欢他的《容膝斋图》。”寒枝对凤栖说。

    “《容膝斋图》是倪瓒晚年的精品,笔墨可谓炉火纯青,比起他17年前画的《渔庄秋霁图》更为刚劲洒脱,丰神飘逸。”

    “我还特意去了解了一下这幅图,画的是江南春景,平远山水。题识里有‘凤栖’两字出现,「屋角春风多杏花,小斋容膝度年华。金梭跃水池鱼戏,彩凤栖林涧竹斜。」”寒枝说。

    “我虽喜欢倪瓒的《容膝斋图》,但更喜欢宋以前的山水画,那些画作仓古幽深,耐人寻味。”凤栖说。

    “和古琴一样亘古流芳。”弘庭梧说。

    “我也更愿意临摹宋以前的画,现代人欣赏不来,宋以后的画作更受追捧,只能随波逐流了。”石桓亭说。

    “就像偏爱禅诗一样,我偏喜欢禅画特别是有修行的僧人画的画。”寒枝说。

    “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和《山居图》算是禅画里的极品了。”石桓亭说。

    “你不觉得《溪山兰若图》和《雪图》更有禅画的意境。”寒枝到问道。

    “历史上僧人弹琴也是非常高古神妙。”弘庭梧说。

    “嗯,有道行的僧人书法也不是凡夫俗子所能企及。”石桓亭说。

    “法常的《渔村夕照图》寒枝你应该喜欢的。”凤栖说喝了口紫菜汤说。

    “非常喜欢。像诗一样。”寒枝说。

    “禅即诗,诗即画。美学文化是相通的,比如看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倒让我能想象出查阜西边弹边唱《阳关三叠》的野拙画面。”弘庭梧说。

    “古代很多画僧同时也都是诗僧,唐末的画家贯休就是有名的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石桓亭说。

    “「风触好花文锦落,砌横流水玉琴斜。」是贯休写的。”凤栖说。

    “更喜欢贯休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寒枝说。

    “你的禅诗一百首里也有贯休的诗:

    「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凤栖说。

    “《沙汀烟树图》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是北宋僧侣画家惠崇创作的,意趣深远,冲破了文人画长期以来的秩序规范。”石桓亭说。

    “我读过一段关于禅画和文人画的区别,很有见地,说禅宗画是一种从惯常的造型语言中解放出来的抽象化了的佛性,是一种释放心智力量和内心体验的操作游戏,所以不论在价值学方面,还是在形态学方面,皆与正宗的文人画有着本质的区别。”弘庭梧说。

    “是一篇介绍空寂幽玄的宋僧牧溪的文章吧?”凤栖问。

    “是的,牧溪的画非常古拙意趣,古琴就应该弹成这样。”弘庭梧说。

    “我是后来才知道法常就是牧溪。他的画真是过目不忘。”寒枝说。

    “僧法常,自号牧溪。”石桓亭说。

    “画上的书法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日本人很推崇牧溪的画。”弘庭梧补充道。

    “很多人包括文人欣赏不来这种「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的拙稚粗细、自由放逸风格。”石桓亭说。

    “有悖于所谓传统,因此不被欣赏,就像古琴一样被冷落湮埋,「琴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弘庭梧说。

    “禅画的动人之处在于直抒胸怀,一种心灵的自然流露。它们幽远超然,似是而非。道可道,非常道。”凤栖说。

    “这顿饭吃的可有营养了。”寒枝边说边收拾碗筷。

    “下午你们去斫勤坊吗?”石桓亭问。

    “嗯,你们在琴馆继续写字练琴吧,我们就不奉陪了。”弘庭梧笑着说。

    “你们...?”寒枝朝凤栖暧昧地笑了笑。

    凤栖和寒枝把厨房收拾干净下楼喝了几口茶,等弘庭梧弹了一曲《洞庭秋思》,两人出发去锦溪古镇。

    凤栖走到斫勤坊门前的野湖边被阳光下湖边的风景吸引住了,气温在一天天走低,秋的气息日渐浓重起来,远远眺望阳光照射下的千里光,花丛金灿灿的好不耀眼。树丛下有许多华双蝴蝶低调地开出白色的花朵来。

    “每年的深秋时节湖边有许多可观赏的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