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划破天边的云彩,一点一点照亮笼罩在雾霭之中的京城。
城楼的影子覆在青石大道上,有如帝皇无所不在的天威。乍暖还寒的季节,那掩不住的寒意仍从光秃秃的树枝上透了出来。宁静寒冷,和煦中自有一股肃杀。
仲春北京城的早晨,原来是这般光景。
一名年轻将校坐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上,用满是忧国忧民的眼神望向远方的京城。
他腰悬利剑,肩上披覆甲胄,紧锁的长眉下似有说不完的心事。脸上的一股书生气息,略略消弭了一身戎装的腾腾杀气。
“孟参谋!孟参谋!”
一声声的叫唤敲破了清晨的宁静,五十步开外一名小兵快步奔跑着,向那名年轻将校奔去,显然身有急事。
那小兵气急败坏,大声地叫着:“孟参谋!”
那年轻将校陡地转过头来,脸上还带着一丝疑惑,好似还不熟悉旁人如此称呼。那小兵浑没注意这些细节,只大声传令道:“启禀孟参谋,胡将军有急事相寻,请你快快回到本营。”
那年轻将校点头道:“我立时便到。”两腿一夹马肚,那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
马蹄急踏,不过一眨眼工夫,好大一片营帐已在眼前。只见正中一座帅营,两旁高挂黄色大招,上书“御赐宁远侯五军大都督杨成梁”十三个血红大字,正面悬着一面迎风招展的军旗,上头却是一个大大的“胡”字。
帅营的布幔猛地掀开,一名高壮的大汉斜弯着腰,当先走出帐来。那人抬头看着初生的朝阳,眯起了双眼,朗声道:“好暖的日头!”此时日光映上这人的脸庞,却见他长得是鹰视狼顾,身高膀圆,神态不怒自威,脸上还兀自带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气。
那大汉见了奔驰而来的飞骑,嘴边忽地挂上了淡淡的微笑,挤出了腮边几条深深的皱纹,足见是个饱历风霜的豪杰。
那大汉大声笑道:“不坏!不坏!我命人传你回来,不过从一数到五,兄弟你便赶来啦,嘿嘿,孟老弟还真给我面子。”
那年轻将校翻身下马,道:“所谓军法如山。军纪为治军之本,我身为参谋,又岂会坏了胡将军的规矩?”
那大汉甚是高兴,说道:“侯爷府上都说你桀傲不逊,我怎么一点也没看出来?”
那年轻将校微微一笑,说道:“在胡将军治下,便是天王老子都要乖顺。孟东庭是硬气了点,但在军法面前又岂敢造次呢?”
两人相顾大笑,满是惺惺相惜之意。
那大汉正是在赌场上赢得混号“胡西风”的胡应龙,眼前那年轻将校不是别人,正是他踏破铁鞋无觅处,费尽心机寻来的参谋孟东庭。
两人此次奉命保着御史梅国真监军三万,开赴宁夏援军熊万敌总兵,现下正等待梅大人的帅辇出城。
胡应龙道:“此时已过卯时,看来监军大人便要驾到,咱们得准备准备。”说着命人吹起号角。
只听呜呜的声音响过,众军士陡地齐声大喊:“拔营!”声音豪壮,仿佛要震醒睡梦中的北京城。
三万名兵卒开始拆卸营帐,只见他们动作划一,习练有素,足见治军之严。
不到片刻,三万精兵已然穿戴整齐,安安静静地排列在野地上,等待胡应龙的号令。
日光下只觉刀光耀眼,盔甲明亮,人人精神抖擞,说不出的整齐划一。
胡应龙笑道:“我军气势如虹,孟参谋以为如何?”
孟东庭赞道:“往日只听说胡将军治军森严,想不到一精如斯,真无愧将军威武之名。”
胡应龙嘿嘿一笑,道:“你们老拍我马屁,这样下去怎生了得,你该说些话来骂骂我才是。不然老子狂了起来,以后谁还敢说我一句半句?”
他正待要说,却见传令兵驾马狂奔而来,叫道:“梅大人帅辇已到城外一里!”
胡应龙点了点头,说道:“大军前队变后队,这就开拔,迎接监军大人!”
众军士暴吼一声:“是!”三万军马奔腾向前,蹄声隆隆,如击大鼓,如震天雷。
行不数里,只见远处两面大招高高的举着,上书“回避”、“肃敬”。前头百来名军健正拿着铜锣开道,紧接着监军梅大人的帅辇在四匹高头大马的拉拽下缓缓而来,帅辇上端坐一人,正是梅国真。
胡应龙翻身下马,跪倒在地,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