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无缘对面不相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断」,窗外法国梧桐遮天蔽日,琴声消散在青翠葱郁和马达汽鸣里。

    又是一个辗转从黑暗穿越到黎明的不眠夜,整整两年间,她经历过无数个失眠夜,因为苦思生命意义不得,她曾问过前男友「人长期不睡觉会死吗」?得到回应是「死不了人,这座城市,这个世界长年失眠的何止成千上万」。

    一年前她与预约的心里医生交谈了足足五个半小时,付出的昂贵费用只是让她明白:独自负重前行是唯一出路,就这样在思虑深重和睡眠障碍中炼狱了几年,将死未死。

    那几年苦苦维系和挣扎的生存处境,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不明就里,直到读了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才豁然开朗,「那完全是出于在死亡的黑暗中找不到上帝的恐惧」。

    当然,若非经历过求而不得的生命真理以及把自己逼入绝境向死而生的脱胎换骨过程,沈凤栖是看不懂这个哥伦比亚老头对生存本质的真知灼见,上帝就是生存本质!

    因为有关信仰的话语,它承载的讯息总是太过艰深晦涩,不管是印度古经、***教、基督教还是佛教,经书里的曼妙智慧加上炼狱般的几年生活磨难,让她一眼就解码了哥伦比亚这个糟老头的暗藏玄机。

    荣格说:“没有任何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

    沈凤栖那暗无天日的几年其实是黎明前的黑暗,这是一个自我觉醒的必经过程,她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想凭一己之力来解决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困惑,思而不得加上她执着深重的个性,导致常年的抑郁失眠。

    沈凤栖每天八点半准时出门上班,但今天七点就必须到公司门口集合,昨晚整宿睡不着,斜躺着看了半夜书又抄了半夜《金刚经》,才渡过这苦涩的漫漫长夜。

    抄经有助于安神和练习书法,凤栖决定沉下心来在每日睡前用小楷抄经,从小学书法的她,大学期间又系统地精修了一年,多年习练不辍,可眼下这失眠却让她停了足足两年有余。

    六点起床洗漱完毕,在衣柜里翻出最喜欢的那件杏色短袖针织薄衫,搭配新买的绿色外套,黑色运动裤和耐克白色运动鞋,镜子里的人儿仍然是青春活力的。沈凤栖随手又用斜倚在角落里的拖把把木地板拖了一遍。

    屋子16平左右,墙面在住进来前就被隔壁三个搞服装设计的合租姑娘刷的白白净净。靠墙的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个木衣柜是房东提供的,书桌上的几盆绿植和成堆的书把屋子衬托的雅致生机,临窗放的是她自己买的泡桐木榫卯结构古琴桌,桌上横放有一把桐木仲尼琴。

    她最喜欢这间屋子的暗色木地板,不上班的时间里总是一个人席地弹琴看书,窗外法梧围绕,室内琴书飘香。

    在门外共用的厨房里煎了个荷包蛋,煮上汤圆吃好早餐,凤栖背起背包锁上了门,大踏步下了楼。

    公司大厦旁的路边停着两辆大巴,Nina探出头挥手示意她上车,同事们早早的就坐满了两车,沈凤栖上车的当儿正赶上总经理从车上巡视下来,批评凤栖说住这么近还这么晚到,凤栖小声说了句并没迟到啊,然后溜到Nina旁边的座位上去了。

    赵总是个守时守规则的人,像沈凤栖这类搞艺术出身的物种,常年懒散惯了,没少挨他的批,好在工作上她足够出色,诸如上班迟到、不穿工作服、开会半途溜号的小毛病还是被海涵了。沈凤栖曾半严肃半玩笑地和她的顶头上司说:太严格了要扼杀掉许多艺术细胞和创作灵感的。

    行政部主管点齐了人数,大巴一前一后开动了,后面跟着刘司机开的别克商务车,赵总、副总、技术部经理和和总助一帮大佬镇在里面殿后。

    沈凤栖渐渐犯起困来,瞧见后面空着的一排座位,想着正好可以用来睡上一觉,于是起身坐在靠窗的位置上。

    迷迷糊糊不知道睡了多久,睁开眼却见高宇坐在了另一头靠窗位置,末了还嬉皮笑脸地朝她眨眼一笑。平心而论,高宇笑起来阳光又灿烂,还挺迷人的,凤栖礼貌性地莞尔一笑,转头看向窗外。

    窗外见公司的三辆车正通过收费站向高速驶入,目送阳光下快速移动的路灯和绿化带,沈凤栖的内心又升起了淡淡的忧郁,寄希望于短暂的旅行能缓解缓解这百转寸结的肝肠,在熟悉的环境里突然出离几天也不坏,或许能收获意外之喜呢。

    沈凤栖手里捧着本书心无旁骛地读着,金色阳光打在她的头发上、肩上和流畅纤细的腰枝上,高宇静静地注视着对面窗边的曼妙侧影,抓起随身携带的专业相机定格了一张。

    听到咔擦一声响沈凤栖侧头望了眼那个侵犯她肖像权的家伙,没想到那货却顺势一屁股坐过来,看了看她手中的书鄙夷地说:“这种书我是看不下去的!”

    沈凤栖没好气地说:“还好这本书遇见的是我不是你。”

    高宇又拿起沈凤栖边上的另一本《仓央嘉措诗集》说:“这样的还能凑合着看。”

    沈凤栖说:“那你慢慢看不要说话。”

    高宇的兴趣显然不在书上,他拿着相机想把刚才偷拍的照片呈给沈凤栖看,沈凤栖说不用了谢谢。

    高宇继续搭话到:“我就喜欢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抓拍照片,刚才那张光影实在太美妙了。”

    凤栖一声未吭。

    “我观察你好一阵了,你有心事,还挺重。”

    沈凤栖不动声色继续看她的书。

    “比起你看的《古代音乐史》我更喜欢看心里学类书籍,你知道吗治疗过重心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来一次毫无保留且深刻的交谈。”

    作为一名合格的外贸业务员,让爱搭不理的客户愿开尊口是门必修课,高宇的殷勤不懈总算有了结果,沈凤栖很快搭腔到:“毫无保留且深刻的交谈?那必须得在熟识的基础上才行吧?”

    “吊诡的是,相比把隐秘的心思吐露给相熟的人,人们更倾向诉诸于陌生人,因为这样更安全。”高宇说完忍不住对身边的沈凤栖又是邪魅一笑。

    “问题是,你我现在虽不熟,可万一很不幸,我们接下来要共事多年,过分的坦诚,岂不让日后很没安全感?”

    “不少人一出现心理危机很自然会去咨询心里医生,我想并不是因为心里医生的陌生让人有安全感,而是心里医生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你的意思是能解决问题,这比安全不安全更重要?”

    “可以这么说,真理俯视并碾压一切。”

    “横竖你说的有理。年纪轻轻的,这么快就够到了真理?”

    “在心里学方面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何以见得?”

    “多年对心里学书籍的手不释卷、婚姻的不幸、各种生存历练磨折外加水瓶座的天赋异禀,一般的心里问题难不倒我。”

    “为什么觉得我有心事?”

    “满脸都写着呢,当然了,只有我才有这慧眼辨别,久病成医,我也是过来人。”

    “你辨别到了什么?”

    “你应该是失恋了吧?”

    “怎样?”

    “失恋应该不是你忧郁的真正原因。”

    “然后呢?”

    “感情变故又心无所属,容易去思考哲学终极问题,你别最后遁入空门就好。”

    “继续你的猜测。”

    “你的MSN签名写着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敏感聪慧的人一旦受到感情创伤或生存波折会开始怀疑人生,继而去追寻生命的本来面目,当一个人苦苦追寻存在的意义而不得,就会流露出你这样的神情状态。”

    “看来你还真是个过来人,老司机!”

    “算是死过一次的人,闻得出同类的气息。”

    “死过一次的你是怎么个死法?看情况死的还不够彻底。”

    “坦白说吧,三年前因为没有勇气离婚我才选择出国留学的,在结束婚姻前受尽煎熬折磨,已经是半个哲人和一整个心里学家了。”

    “为什么要逃婚?”

    “年轻不懂事就婚了呗,没有质量的婚姻是经不住柴米油盐折腾的。”

    “是你们的婚姻经不住柴米油盐折腾还是你本不是个过平凡日子的人?”

    “我最向往的就是平凡的日子,奈何所遇非良人。”

    “你的良人本应该是什么样?”

    “轮廓还很模糊,要遇到了才会清晰。”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两个原生家庭背景不一样、学识不一样、经历不一样、努力不一样的男人和女人,要共度一生是多么艰难的修行,伤痕累累在所难免。”

    “真爱不会互相消耗只会成全圆满彼此,我的良人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另一个自己,不分彼此,心心相印。”

    “真爱只是拿来望梅止渴罢了,不要入戏太深,众生皆苦。”

    “因为真爱可遇不可求,自然让大部分人不相信,遇见真爱也是要看多生累劫积了多少功德福分的。”

    “那这么说你相信轮回了?”

    “当然。”

    “佛经里说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爱恋起源于很多世的爱恨纠葛,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平白无由的恨,要么是还债要么来报恩,真爱不过是恩情重,报的切罢了,改变不了刀口舔蜜的本质。”

    “寻找真爱,是我目前的人生信仰。”

    “既然知道刀口舔蜜的本质还妄想真爱,你应该也读过不少佛经吧,怎么还这么执迷不悟?”

    “读经也是迫不得已的,在四处找寻生命意义无果后,发现某些佛经里的句子还真能解决我的部分生命疑问,偶尔还能得到片刻的安住。”高宇说完见沈凤栖未置一词接着又说:“我那些年在无望的婚姻里垂死挣扎,生命是黑暗的,母亲给了我不少佛经,她说里面有光亮就看我有没有慧根找寻到。”

    “那你找到你的光了吗?”

    “我承认是我慧根浅福德薄,效果甚微。”

    “你母亲信佛?”

    “这个问题我问过她,她说像她这个年纪的过来人,该吃的苦都吃过,该历的劫也都历过,苦难能让深刻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哪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和真理,只是人们没有认真诚实地生活而已,那些能让人平静下来的就是真正的信仰,至于信不信有什么紧要。”

    “历练过的人都是智慧具足的。”

    “我母亲说我过于理性,这样对进入宗教思想内核是起反作用的,而宗教的思想内核才能治疗滋养人类破碎的心灵,她还说佛教的八难之一就是我这种顽固的知见障。”

    “也不一定啊,理性到达至高处,技极也能入道。”

    “我也这么认为,每个人的方向方法不一样,但最终殊途同归。理性搭建出再坚硬的铜墙铁壁也总有破冰的一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