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兄,你召集我们来,到底所为何事?”聂云台吹了一下盖碗的茶叶,小心的嘬了一口。
反倒是作陪的刘鸿声为人谨慎,表情显得小心翼翼,抬眼看了一眼含笑不语的秦润卿。
秦润卿笑了笑,他们几个人年纪都差不多,加上在社会上拼搏多年,因为秦润卿在银行钱庄界的地位很高,才连问都不问,接受了秦润卿的邀请。
但对秦润卿为什么请他们,也是一头雾水。
秦润卿抬起袖子,身上微微的前倾,给人一种神神秘秘的样子:“聂老弟不是想要见一见这上海滩的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吗?今天,就有一位。”
“怎么秦兄看不准?”聂云台微微皱眉,这上海滩的年轻一辈,他倒是见过几个,不过失望的居多。像是盛家的几个儿子,靠着老爷子的深厚身价,钱倒是不少,但有能力的寥寥。
秦润卿不免有些哭笑不得,别人的斤两,他掂量着,也不怕得罪人。
但有一句话叫什么来着,自古英雄出少年。
王学谦的地位、实力、和能力,都不是他能够掂量的过来的。再说了,人家是否看得起他,还两说呢?
“聂老弟,为兄恐怕还真的不够这个资格,其实也是朱家的三小子有事相求,才带着那人来。” 秦润卿言语不清的解释着。
秦润卿自己也不太好评价,王学谦到底算是商人和政客,或者算是一个军人。反正,他也很复杂。因为他有种预感,就王学谦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去,要不了几年,总商会改选是必然的事。
见秦润卿支支吾吾的,聂云台还以为是秦润卿的亲朋好友的关系,抹不开面子,想要借他的口,来点醒年轻人。
于是大包大揽的聂云台朗声笑道:“秦兄放心,这个恶人聂某人在做。现在的年轻人,都有些不知轻重了。以为在国外喝了几年洋墨水,就眼睛长到了头顶,看谁都像是高人一等的样子,须知,这世道还是要尊重前辈的。”
“聂老弟,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秦润卿想要解释,但已经有些晚了。
聂云台摆摆手道:“秦兄大可放心,不会怀疑到你的身上。”
总商会会长聂云台的身份特殊,他是曾国藩的外孙,父亲也是封疆大吏,官僚出身。像他这样的满清遗老遗少,按理说,也不可能在商会的投票中获胜,当选会长。
但因为他家和李鸿章,左宗棠,都是来往过密。
可以说,从洋务派兴起的那一刻起,就有聂家的身影,而其父聂缉椝又在上海浙江为官多年,政绩颇丰,官声良好。所以聂家虽然祖籍在湖南,但在上海的商界,拥有不错的影响力。
作为接替朱葆三会长的最佳人员,聂云台在商界的影响力不可估量。
可是再不可估量,但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就纺织行业来说,随着英国人炮制出台的‘内四条’,表面上是为了增加租界的税收收入,加快好租界内部的公共设施的建设。
但实际上,英国人这么做是有目的的。
作为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民国市场对于任何一个工业国家来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市场。大量的工业品,通过不设防的海关进入民国社会的流通领域。而民国的民族资本的崛起,对英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工业品倾销地,竟然也能生产和英国一样的工业品,而且价格更加低廉,这让英国人如何能够轻视。
而同时期的美国,还没有想到吃远东这块工业品消费市场的蛋糕,更多的是想着将英国的资本从南美赶出去。
所以,公共租界的‘内四条’仅仅是英国人的单方面的决议,缺乏支持者。
但仅仅如此,也让上海的民族资本业也大感吃不消,而刘鸿声就是其中一个,他早年从煤炭起价,开始筹办火柴厂、码头、纺织业、保险公司等等行业,几乎大部分的产业都被波及到了。
这段日子也是忧心忡忡,但是总商会几次协商都没有出一个明确的决议出来,让他大感失望。
这次,看聂云台和东拉西扯的,知道今天也是没有指望了。
“最近英国人也是焦头烂额,要是让英国人缓过劲来,那么将来‘内四条’将会再一次被提上议程。聂老弟,我等还是总做打算为妙。” 秦润卿说。
聂云台频频摇头,也是束手无策,道:“英国人是铁了心的为日本人撑腰,商会同仁受到损害的行业,可以预见,日本人获利将是最大的。”
“这个……”秦润卿顿时陷入了两难之中,突然问:“如果罢工?”
“你没有听说,今天下午闸北,英国人都动枪了,之后租界内的报社老板,在上海的有一个算一个,老板不在上海的主编也被请到了工部局喝茶,这哪里是喝茶啊!是警告,我们在租界内部想要反抗实在太难。”聂云台摇着头,无奈道。
“再难,也要有人去做。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国家动荡,民族危亡之际,哪里有个人得失的计较。相信两位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