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化县学新气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沈耘短短的几句话,让在场所有人心中充满了震撼。

    发自内心的真挚让不少人纷纷对教化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然而沈耘还没有说完:“管子治政,桓公称霸;姬旦在世,周室大兴。然而一旦这两人过世,便纷纷走向了衰落。这难道不正是因为人才的培养跟不上的缘故么?”

    “大宋如今外患频生,如果还不注重内蕴的养成,那么多年以后,天下又是什么样子。”

    “我不要求县学求学的士子能够每一个都考中进士,为官地方。但从安化县学走出来的学生,我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在学问上不懈追求,在道德上不断自省,规范亲友,和睦乡邻。今日你等以身在县学为荣,他日县学以你等言行为荣。”

    这近乎是对所有县学学生最诚挚的祝愿了,一番话讲完,掌声再度响起。喝彩声中,学政官派下来的县学训导上前对沈耘一拜:“沈知县一席话,当真让我等获益匪浅。如今这县学门前尚缺一幅对联,不妨请沈知县留下墨宝,也好激励代代安化学子。”

    对于这个请求,沈耘并没有拒绝。

    知县题写县学楹联,是官场中的传统。只是有些知县为了尊重前任,不会贸然更改。如今县学重修修葺,自然是要将旧的一些东西全部更换掉,自然包括了楹联。

    训导说完,便有学生搬来桌子和笔墨。沈耘沉思一二,提笔不疾不徐地在纸上写道:“治国惟诚惟信,育人以德以才。”虽然内容是短了些,可是里头却寄托了沈耘对于治国和育人两方面的期望。颇为刚劲的楷体,承继了柳氏的风骨,当周围侍候的士子爽爽举起对联的时候,士人们纷纷叫好起来。

    待让百姓们看过之后,这才仔细地收起来。

    步入县学,看到已经清理一新的院子和房舍,沈耘点了点头:“不错,总算是有个县学的样子了。择日不如撞日,我看今日便由罗先生在这院中讲学一场。”

    这个提议自然让所有人赞同,罗继荣老先生更是激动地面色通红,当即带着学生们来到最为宽敞的一处学舍中坐下。看着学舍外有些空荡荡的房廊和院子,沈耘心中一动,招手唤过一个差役:“去,告诉外边站着的百姓,县学今日允许三十名士子在院子里旁听,但是只要进来的,不得干扰正常。”

    对此罗继荣并没有什么意见。

    其实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那些被放进来的士子只要能够遵守县学的规矩,对他而言反而有更多的好处。毕竟多一个人听讲,就多一个人替他扬名,这等好事他还求之不得呢。

    当差役走出县学大门的时候,围观的百姓已经开始离开。不少士子略带几分向往地看着县学那崭新的牌匾,久久不肯离去。

    “县尊有命,今日可允许三十名士子进入县学,到学舍房廊下听讲,尔等若有意的,便赶紧进去。”一句话让士子们感受到深深的不可思议,这县学的课,居然也能蹭着听讲?不过诧异之后,便是无尽的欣喜,几个机灵的已经跑到差役面前,深深一拜,随即踏进县学大门。

    接下来反应过来的,便着急起来,几十人堵在门口,争着抢着进去。然而名额终究有限,看着人数已经差不多,差役将县学大门关上。一时间门外传来连续不断的顿足哀叹声,这位老差役一时心软,忍不住来到学舍,凑在沈耘耳边低声禀告:

    “县尊,今日前来的士子委实过多,堵在门外的这会儿正苦求我等放他们进来,你看?”

    本来这差役说话已经算是逾矩了,然而沈耘并没有在意,反而看了看这个老差役,点点头吩咐:“既然拿如此,那就让他们都进来。不过,房廊下不能再坐人了,就让他们坐在院子里。脑瓜子不机灵,是该让他们涨点记性。”

    其实沈耘何尝不想让安化县所有的士子都能够有条件接受名儒的教导,然而如今县中缺少钱粮,县学缺少夫子,种种条件制约了他的想法,也只能装出威严说这样的话。

    然而这已经足够了。老差役带着几分喜色匆匆走出去,很快一群士子便蜂拥至临近学舍的院子一侧。慑于沈耘的威严,还真没有多少噪声。只是窸窸窣窣一阵子,便坐定了位置。此时罗继荣也不过刚刚开始讲起。

    到底是仁宗朝便被授予特奏名的。罗继荣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因为养尊处优便放下学问,如今一部《论语》娓娓道来,各种释义和解读让沈耘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