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一眼看去是如此的平静。
无数艘战船静悄悄的横陈水面,那些黑洞洞的炮口,都张开了自己狰狞的獠牙。随时随地等待着最后攻击命令的到来。
平静的背后,隐藏着是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恐怖大战。
这是大明崇祯十二年的五月三十。
在这一天,无论是虎贲卫水师还是郑家水师,都已经不愿意继续等待下去,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已全部做好了最后决战准备。
为了胜利——决战!
此时在虎贲卫水师一方,张宪轩左翼,蔡九洲右翼,包雎华前锋,萧易风游击,丁云毅亲为中军,统帅全部水师。
而在郑家水师一方,先锋为郑家第一悍将郑芝豹,左翼郑芝凤,右翼高应岳,游击张永产,郑芝龙坐镇中军。
郑家方面拿出来的力量,几乎清一色都是参加过此前与红夷进行过料罗湾大战的将领。这些人熟悉这里的一切,更加熟悉这茫茫的大海......
而在虎贲卫水师一方,除了丁云毅和萧易风,其余将领并没有参加过之前的那场大战,尽管他们曾经无数次的经过料罗湾,但这里的一切却还是让他们觉得如此新鲜好奇。
辰时,郑家水师郑芝豹主动出击。三十条战船开始向虎贲卫水师发动试探性攻击。
虎贲卫水师前锋包雎华迅速主动迎击。
这个好赌,性格急躁的虎贲卫将领。此前长久以来随萧易风一起驻守澎湖,和郑芝豹也算得上是老对手了,此时一经交锋,也没有什么遮瞒,上方一上来便直接拿出了全部实力。
海沧船、苍山船上的火炮互相对射,炮弹呼啸着在天空掠过。
以海沧船为主力的郑家前锋,千斤佛郎机不断的喷吐着炮弹。气势汹汹而来,企图一口便将敌人吞没,为随后进行的大决战开上一个好头。
而装备着新式“迅字”级火炮的虎贲卫“鹰式”战船。丝毫不肯示弱,不断的以射速超过千斤佛郎机的火炮,拼命的将炮弹倾泻向敌人战船。
不大的海面上。不断的有船中弹,不断的有人惨呼着跌落大海……迅字”级火炮,以“迅雷炮”为原型经过大量改良,使其在拥有高射速的同时,大大增加了火炮威力。
而这种火炮的诞生,很大程度上要感谢那位法国工程师:艾尔.居德.拉法尔!
艾尔的改进,让原本做为辅助火炮的迅雷炮,一跃而成为了“鹰式”战船上的主火炮,这一点也是郑芝豹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一开战,在“迅字”级火炮高射速的打击之下。郑家水师迅速的便有两天战船中炮负伤。在失去了继续作战能力的情况下,这两艘战船很快成为了对方着重打击的目标。炮弹、火钻、巨型火箭不断如雨一般的向其落下,很快的便将其包裹在浓烟之中。
不过短短时间,两艘遍体鳞伤的战船燃起大火,并且开始迅速沉没。
这是料罗湾大决战中最先沉没的两条战船......
这对于郑芝豹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身为前锋。他的任务就是尽量的为自己的舰队开上一个好头,尽量的最大程度提升本舰队的士气。
可是现在看起来显然并没有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
恼怒中的郑芝豹,开始将目光盯在了对方的主舰之上。
那是包雎华乘坐的前锋主舰“苍鹰”号。
包雎华也迅速发现了对方的企图,在他的指挥之下,“苍鹰”号上的十二门“迅字”级火炮拼命的吞吐着,把一枚枚的炮弹尽可能的远、尽可能准的向对方狠狠砸去。
海面上水柱冲天。激荡起的浪花飞溅得到处都是。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已经被这无穷无尽的炮弹和浪花所湮没!
郑芝豹有一些恼火,他发现在对方的打击之下自己很难接近。
对方的那些战船转动灵活,对方的那些火炮射击迅猛,对方的那些水手便和自己的船上水手一样的训练有素。
说实话,之前几次郑芝豹曾经率领舰队窥觑台澎,但都被台澎之地严密的防御而挫败,但他从内心里还是看不起虎贲卫水师的......
在他看来,一旦有朝一日到了大海,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便击溃虎贲卫水师,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错了。
对面那些勇猛作战着的将士们,无论是在作战素质上还是勇气上都丝毫也不逊色于郑家水师。
他们沉着冷静,在敌人疯狂炮火的打击之下井然有序的驾驶着战船,丝毫不见慌乱的把炮弹塞进炮膛,然后再狠狠的由炮口之中飞出......
有一艘负伤的战船,看起来行动已经比较迟钝,但它却在同伴的掩护之下,丝毫也不恋战的在第一时间撤退出了战场。
这一点是郑芝豹很那想像的。
在郑家的要求之中,负伤战船只要还能行动,就必须要战斗到底。这在他们看来是战场上勇猛的表现。
但虎贲卫水师,却根本没有理会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如何最大程度的保护好自己的战船才是第一位的。
海面上响起了大呼小叫,那是郑家水师官兵发出来的,这也同样是他们作战时的特征之一。他们认为这样的呼喊可以给自己带来勇气,也可以让敌人觉得害怕畏惧。
比起他们来,虎贲卫的水手们则要显得安静许多。
他们并不看重用自己的喊声来使敌人畏惧,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在海战中有效的杀伤对方。而不是比着谁的嗓子更大一些。
可是,有的时候,虎贲卫的水手们同样也能表现出自己非凡的勇气......
苍山船带伤起火,这是一条最早编入虎贲卫水师的元老级的战船。他们尽管不如“鹰式”战船那么行动灵活,尽管也不如“鹰式”战船那么炮火凶猛,但他们却为自己的身份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