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玄烨在客栈为成德梳洗干净,将人抱到床上,便和衣躺下守在一边。他的目光细细地流过成德的脸颊,每一寸轮廓都深深地印在心里,就好像要穿越时光一直记到下辈子一样。

    成德恬静的睡颜美好得如夏日清晨的白云,如玉质一样垂在身侧的手臂,淡淡地晕着一层温暖的光韵,守在他的身边令玄烨的心前所未有的安宁。

    于是玄烨就这样看着成德不知不觉地睡了过去。直到李德全见天色太晚,再不回去宫门就要落锁,才不得不小声地唤醒玄烨。

    玄烨醒了,李德全便悄默声地退了下去。他可不敢多事连成德也一起叫醒,否则皇上生气了,那他就是吃不了兜着走,弄不好皇上就要治他的罪了。

    玄烨侧支起身,怕吵到成德他的动作很轻。成德还在睡,这次真的是被累得狠了。玄烨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新月高升,街道上的人声已不似白日那般喧闹,确实有些晚了。他也明白李德全将他此时叫醒的原因,是该回宫了。

    玄烨在成德的脸上亲了一下,就柔声唤他:“容若,醒醒!咱们该回去了,回去了再继续睡吧?”

    他轻轻拍了拍成德的侧颊,见成德皱眉就又吻了吻他有些跳动的上眼皮儿,成德终于在玄烨的厮磨中醒了过来。

    “这是哪儿?”成德边问边起身。

    玄烨边为他披上外袍边道:“在客栈,一会儿我送你回府。”

    成德点点头,知道不是在南怀仁的天工阁里,便松了一口气,也就没再出声。

    两人收拾妥当,玄烨便扶着成德慢慢上了马车,马车一路驰骋很快就到了明珠府邸,玄烨原本想送成德进府的,被成德拒绝了。

    下车之前,成德迎视着玄烨有些郁闷的眼神,笑道:“皇上还是快些回宫吧,若是回去晚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追究起来,我可就又成了那千古罪人了,这个罪名我可承担不起!”

    说完也不给玄烨追问的机会,直接下了马车,甚至玄烨唤了一声他的名字他也没有回头,径直地进了府邸大门。

    玄烨没有追出去,他知道今儿个自己做得有些过了,成德这是生了自己的气,可他却无法忽视成德那带着笑意说出的太皇太后这个称呼时眼中闪动的讥讽,看来天津那件事对成德造成的伤害远比表面看到的要沉重得多。这根本不是一两句话的解释,一两次的温存就可以消除的。

    玄烨沉着脸吩咐李德全回宫,一路上一直在想着成德的话以及用什么方法来消除两人之间已经产生的心结。虽然他现在已经确定成德对他的心意,可是若皇祖母总是时不时地出手横在两人之间,那么他们再坚固的感情,长此以往也难免要出芥蒂。

    在朝政上玄烨总能轻而易举地显示出他强势的手腕,但是在对待感情的问题上他就要被动很多,至少他在面对成德的问题上除了紧抓住不放和死缠烂打之外,他还没有更多的手段。

    之后的一段日子玄烨也并没有想出什么招数来化解太皇太后在两人之间的存在感,时间却已飞逝,很快便到了殿试的日子。

    三月十五这一日,近三百名通过了会试的学子于紫禁城皇宫的保和殿举行殿试。场面极其宏大。殿试前,康熙帝亲临保和殿,为众学子致辞勉励。一众学子得见天颜自然精神倍受鼓舞,考试时自然也个个奋笔疾书,只待一展鸿鹄之志。

    殿试与前面的乡试、会试不同,只考时务策一道,当日考完,次日于保和殿东暖阁阅卷,再次日放黄榜以视天下。

    本次殿试可谓人才辈出,光是状元的人选,就引发了争论倍出。

    这一年的时务策题目是康熙帝亲自拟出的‘论国之大统’。大部分学子认为,这是康熙帝针对三番,第一次公开向全国学子征询意见,如此做法令全场学子无不为之振奋,但也有一些谨慎的,并不认为皇上如此直白地给出国之大统是就三番的问题再征询他们的意见,反而认为这条题目出得有些过于笼统,拿捏起来便很有些难度。

    成德便是这为数不多的谨慎之人中的一员。以他两世为人的记忆,皇上真正决定撤番并做出实际行动是在康熙十二年的冬天,如今是康熙十年初,只有近两年的时间。以成德对玄烨的了解,越是到了这个时候玄烨的部署应该是越严密的时候,以他的性格应是不愿这么早便暴露出自己目的的人,所以这国之大统绝不是单指撤番一事,怕是意在治国御疆才是正道吧。

    于是成德的文章便更着重分析了目前大清的整体情况,从民生入题,着重阐述了大清的农业、牧业、手工业等各个方面目前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一一给予自己的改良建议,又自人口入手,就目前大清的兵力、战力等情况讲到国防疆域的问题,以及附属国和台湾郑氏的情况,甚至就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的统一和分歧也给出了很恰当的点评,他甚至提出了漠南蒙古亦大清北疆长城这样的论调,令他的这篇策论显得更加标新立异。

    而在经济发展上,成德引经据典将前明解放海禁致国库充盈的情况加以阐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大清应增加海上贸易的税收,国家应建立统一的交易制度,对不同行业按照利润不同征收不同的税赋。甚至在教育上成德亦提出全国应推行统一的学堂,令更多的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启蒙教育等等。

    成德的整篇文章并没有提到一句三番为患的话语,但是却紧紧扣住了国之大统的论点。并且行文顺畅,思维严密,逻辑清晰,这令他在众多撤番的试卷中很容易就脱颖而出,令阅卷的总裁官员们眼前一亮。

    而与成德这篇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令一位学子的时务策,这位学子并不像成德这样一句都没有提三番的事情,他是就三番割据为引题将目前大清各个方面的不足一一整理了出来。其中甚至也像成德一样提出了统一税收统一驿站等观点。

    两篇文的文采皆很出众,遣词用句严谨无可挑剔,这令阅卷的官员们很是争论了一番。因为考卷都是糊上姓名又有专门的官员重新抄写了一遍,所以从笔迹上是无法辨别出这是谁的卷子的。

    考官们争论不下,最后这个状元会落到谁的头上,便只好由皇上钦点了。

    两份考卷被呈到了康熙帝面前。不得不说,成德是了解康熙帝的。在状元卷会被刊印以供天下学子传阅的情况下,没有提到撤番和提到了三番之乱的言论,自然是一句没有提三番事宜的成德稳稳胜出。康熙帝早已有了撤番的意思,并且已经在部署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允许有人将他的心思说出来呢,更何况是昭告天下。

    所以这次殿试,所有提到了三番的学子名次都是极其靠后的,一甲二甲几乎全部都被那些下笔谨慎的学子包下了。这一科的状元是成德无疑,榜样便是那位文采不输成德的考生名叫蔡启僔的五十一岁的老先生,探花则是虚长成德十岁的浙江德清人士孙在丰,而二甲则是如王宽、李光地、耿愿鲁等在会试时便名列前茅的学士。

    放榜那天,明珠才下了朝出西华门刚进前宅胡同口,就被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惊到,他忙打起轿帘问跟在一旁的小厮,“这是谁家在放鞭炮?”

    小厮往前张望了下,躬身回道:“老爷,看着有些远,要不奴才去前面打听一下?”

    “你去吧,若是赶上哪家丧事白事,我们便绕道走!今日是冬郎金榜题名的大日子,别让什么人再冲撞了!”关于成德高中的事情,明珠早朝前便听到了消息,此时也没有多想便停了轿子等着小厮的回报。

    他正月本是随陈廷敬去了蒙古北边赈灾,只不过才到半路又接到了康熙帝急件,令他与陈廷敬分道,各压一半粮草,他去盛京,陈廷敬去蒙古。想来是皇上突然收到了什么密报,蒙古那边有些异动。而他到了盛京,将粮草与当地官员做了交接,那边似是也收到了密旨正在调兵布防,看样子似是要有战事。他除了担心陈廷敬,也没有其他事情,交接完粮草就急急忙忙回京复命了。

    而如今他都回来一个多月了,陈廷敬却还在蒙古,战事到也没有,只是迟迟不见归期。

    不多时,小厮一阵风儿般跑回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狂喜,到了明珠轿子前,噗通一声跪下来,回道:“老爷,大喜啊!大公子高中状元,刚刚是宫里来人了,说是皇上亲自赐了好多赏赐给大公子呢!这可是天大的殊荣啊!”

    明珠一听,脸上也掩饰不住地露出了喜悦,忙对轿夫们道:“快起轿,宫里的人这会儿该是还在府上,老夫也该好好谢皇恩!”

    轿夫不敢怠慢,脚底生风般赶回府。明珠来不及换衣裳,略整了下朝服便大步直接进了前厅。

    此时厅里,爱新觉罗氏和成德正陪着前来宣旨的太监喝茶。这来宣旨的太监也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皇上身边的红人李德全李公公。皇上能派他来,可见对成德这次中了状元也是极其重视的,或者该说成德中了状元对皇上来说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既然是喜,他自然毫不吝惜地要为成德好好庆祝一番。

    旨意还没有宣读,就等着明珠下朝一起接旨。这时众人见明珠一身朝服进到厅来,李德全连忙起身微笑着向明珠贺喜道:“恭喜明珠大人,大公子金榜题名,皇上特派小人前来道贺,大人请接旨吧!”

    明珠率众家卷跪下接旨,李德全便读了起来。圣旨里玄烨不但夸了成德的才学更是对明珠教子有方多有夸赞,赏赐了不少东西,并令成德三日后于文渊阁授琼林宴。

    明珠并成德领旨谢了恩,爱新觉罗氏喜不自胜,忙着人封了一百俩银子送给李德全作为谢礼,又各封了二十两银子送给跟着李德全一同来传旨的两位小公公。

    李德全并未久留,喝了杯茶便以皇上等着他复命为由迅速回宫。成德将他送出门口,临走前,成德叫住李德全,将一个信封塞进李德全手里,嘱托道:“劳烦公公,务必将此信交给皇上!”

    李德全笑着应下,再不停留,转身上了马车。

    爱新觉罗氏看着满屋子的赏赐笑得合不拢嘴,这会儿她看儿子,那真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对于皇帝如此看重她的儿子,此时她能想到的只是之前成德在宫里住过一段时间,皇上是个念旧情的人。

    而明珠显然比爱新觉罗氏想得更多。他看着满屋子的赏赐,微微皱了下眉,便将成德叫到了书房。

    明珠换下朝服,在主位里坐下,成德为自己阿玛奉上杯热茶在他身旁坐好,也不待明珠问便道:“阿玛,儿子不想进翰林院。”

    明珠一惊,想也没想便喝道:“胡闹!”

    成德却不为所动,沉静的眸子望着明珠,道:“阿玛,翰林院于官途升迁自然是最好的去处,可是儿子参加科举却是想为国为民做些实事,并不是要图那些个虚名。儿子已经将这个意愿写成了信,托李公公带给了皇上,不管是远处的也好,近处的也罢,只要是实缺儿子已拜托皇上为儿子安排。相信皇上念着旧情该会斟酌一二的。”

    “你——唉!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啊!”明珠叹了口气,此时他已冷静想下来,想了想大概也明白了儿子的用意,于是又问道:“前些日子——就是殿试前,你和皇上私下里见了?”

    成德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阿玛是怎么知道的?”他没有打算瞒着明珠。

    明珠又叹了口气,那天夜里,成德回府后,明珠是看到他那怪异的走路姿势了。对于成德和玄烨之间的情愫,他虽然理解不了,但是却也明白在太皇太后那么强势的干预下,成德和玄烨都没能断干净,他这个做阿玛的就算干预怕是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是,自己好好的儿子就这么被皇上给——想到‘糟蹋’这个词,明珠又郁闷起来。

    他看着自己十七岁的儿子那精致的面容,一时间除了叹息也不知该如何作答。良久,才道:“皇上之前不是说要为今科的进士赐婚吗?想来你那个要求,他是不会轻易答应的。”

    成德微微皱了下眉,想到玄烨在天工阁对自己的保证,这事他其实并没有怎么担心,只是不知阿玛为何会将这事和自己要求实缺联系起来。于是便问了明珠的想法。

    明珠有些气闷地瞪了成德一眼,心想,他连你的婚事都要掌控,怎么可能由着你远远的离他而去,京城里的实缺,据明珠所知那是根本轮不到如成德这般的初入官场的进士的。就算他有心为儿子活动那也要看上面那位同不同意啊。

    而答案明珠可不会想得那么乐观。

    成德见自己阿玛良久不言,想了想,也有些明白了阿玛这不言的难言之隐。但他此时依然不认为玄烨会在公事和私情之间混淆不明,直到第二日李德全再次带着圣旨来到明珠府上。

    圣旨宣读完毕,成德接过圣旨后还有一些恍惚,他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在信里和玄烨说得那么明白了,为什么玄烨给他安排的职位竟然会是这样?按照成德的要求玄烨没有安排成德进翰林院,却也没有给他安排什么实缺的外放官位,而是直接给了他一个三等御前侍卫的官衔。这御前三等侍卫是正五品的官职,若去翰林院即使成德的状元也是要从修撰做起,而翰林院修撰不过是从六品。

    这样看来玄烨对成德是偏爱的,甚至有些偏爱过头。但是成德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只因这并非他的志向所在。

    成德接旨后,答谢了李德全,照例将人送出门,到了门外,成德皱着眉,还是对着李德全问出了口,道:“李公公,不知昨日我给皇上的信,皇上是否有看呢?”

    李德全笑了一下,心想皇上果然了解纳兰公子,便答道:“公子的信,皇上自然看了。皇上也说了,公子不要困惑,既然公子一心为国为民,皇上便有许多大事要交给您去办!所以不论是什么官位,您尽管接了就是,其余的皇上自有安排!”

    成德还想问,李德全却不愿多说,因为皇上只交给了他这一套说辞,其余的他也不敢说了,便拱拱手告辞离开。

    成德忧心忡忡转身进了府,这时明珠也着人叫他去书房说话。成德便转了个方向朝书房而去。

    爱新觉罗氏就不似成德和明珠那两父子那般小心翼翼。她听说自己儿子初入官场就被封了正五品官,这心里是既骄傲又自豪。想着照皇上这么重视成德的势头下去,到时候给成德赐婚自然也不会太差。

    书房里,明珠脸色凝重,成德也是一脸疑云。

    明珠开口道:“今儿上朝前,阿玛已经听说了,昨个放榜后,新科进士皇上只给了你赏赐,阿玛这心里本就不安,今儿个皇上又破格给了你正五品侍卫,阿玛这心里真的很为你担忧。”

    “刚刚我问了来李公公,似乎皇上是要交给儿子什么事情去做!阿玛有没有听说最近朝中有什么大事?”成德也不认为玄烨这样破格提拔他只是因为两人之间那不可告人的私密情事。

    明珠抚髯想了想,没想出个所以然,便道:“要说有什么事,大概就是蒙古那边最近动向不对,可这事皇上已经派了陈廷敬在周旋,却不是你力所能及的呀……”

    父子俩商量了半天,也没出个正经的结果。

    然而很快便到了新科进士的琼林宴。这一天,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郎却是要先打马游街后再被接入皇宫赴宴的。

    于是,成德、蔡启僔、孙在丰便身穿鲜艳夺目的大红袍,胸前挂上红绸花,骑上高头大马代表新科进士们游北京城一周接受普通百姓的瞻仰和庆祝。

    三年一次的这个庆典,是北京城老百姓们最喜欢的一种仪式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有看好的书生学子可以一饱眼福,更主要的是这是朝廷里几乎唯一可以令他们也能参加的庆典了。这种身为大清子民的被认同感是没有人会拒绝的。

    在这次游街中,成德几乎成了众人的焦点,这不但是因为他是大学士明珠之子,也不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就在京城乡试中得了解元,早就名声大噪,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长得很好看。

    成德确实是长得很好看,精致的眉眼,挺拔的身姿,还有那一身风华绝代的气度,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简直一夕之间便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和舆论的中心。

    而五十一岁的蔡启僔和二十七岁的孙在丰虽然也长得不错,但是与成德走在一起,不论是在年龄还是长相上都无法获得更多的关注。因为老百姓并不懂什么学问好坏,他们更多的是来卡热闹一饱眼福的。

    于是,这一路走来,就有不少大胆的姑娘之间拿着各种时鲜的花朵不断往成德身上丢,后来甚至有人干脆直接挤过禁卫军的防线给成德送荷包,向成德丢手绢,弄得成德好一番狼狈。

    事后孙在丰甚至很不厚道地拍着成德的肩膀调侃他,说他过了这一天大概要成为不少姑娘的心中所属了。

    成德无奈地摇头,将收到的荷包等物一股脑地塞到孙在丰怀里,美其名曰让他拿回家去送他娘子。孙在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