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章 人口之策(五)大明的无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里面,既有大明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内容。也有各个海外移民,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以吃食为例!大明的汉人,结合大明本地的食材,以及不同族群的饮食习惯,发明了很多新菜式。使得从前固定的鲁菜、苏菜、川菜、粤菜之外,又新加了一个‘明菜’。

    只是若论差别最大的,应该是服饰。毕竟汉服,从乾隆收复台湾,就正式离开汉人的视野。而大明推行的新式汉服,算是将清国汉人和明国汉人,正式的割裂开来。

    这些差别,有的已经实现,有的还在进行中,更有的,还仅停留在规划上。使得仅在同文同种的汉人身上,大明就颇费心力。

    而整个大明,汉人并不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靠他们同化异·族,使其变成全新的大汉民族,是一个十分久远又艰巨的过程。

    但大明的领导层,却别无选择。

    因为他们出现的时代,中原既不是明末清初、时局动荡的混乱年代,也不是鸦片战争,洋人乱华的屈辱年代。而是皇权极盛、海禁甚严的封·建极权时代。

    百姓们,虽然生活困苦,但还不至于饿·死。社会秩序,也比较稳定。所以从思想上,百姓们就不想移居海外。大明要想大规模从清国引入移民,难度可想而知。

    何况在大明建立之初,整个国家,就跟过家家似的。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国民,也就穿越过来的千把人。自己都养不活的情况下,哪有精力从清国引入移民。

    现在想想当初与天斗、与地争的日子,都觉得寒·酸。

    再加上他们穿越来的澳洲,和中原实在隔得太远。又没飞机、又没轮船的情况下,哪里引起清国移民?且澳洲在未开发的时候,虽算不上穷山恶水,但也称不上世外桃源。

    什么毒蛇、蝎子等毒物,真是遍地走。早期找食物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被毒物咬伤。若不是火车、高铁上,有一些药品。估计那些被咬伤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废了。

    最后没办法,才利用脑袋不灵光的澳洲土著。帮助穿越者们,争取生存空间。

    但要在澳洲立足,他们又不得不与外界联系。因为他们一穷二百,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能生产。所以只能剑走偏锋,引发第一轮‘淘金热’。从而让各国移民,主动来到澳洲,为大明所用。

    也是欧洲、东南亚的移民,比澳洲土著要开化太多。利用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后来的后来,大明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但要从清国移民,还是很难形成规模。毕竟汉人的性子里,普遍比较安于现状。只要有条活路,再苦再累,都会忍着。

    因此大明,只能先从最近的南洋,招揽移民。

    尽管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穿越者们,也确实没办法了。所以只能一步步的,吸收土著,同化土著。使得大明,成了名副其实的移民之国。

    这么发展着,才有现在的规模。大明的移民门槛,也才水涨船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