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永康急急离开茶楼后。
隔壁房里的焦凯和两个姑娘,也是已经鸣金收兵。
但令这三人惊掉下巴的是,那高冷孤傲的琼瑶,在这之前,还是个完璧未破的处子。
这些,从隔壁是听得真切,从琼瑶的一应声息里,一听就懂。
九皇子过段日子完婚后,就要开赴雁门关前线。
这个消息,再一次被陪过焦凯的两个姑娘,在茶客们之间扬得是人尽皆知。
一连两日,焦凯那货,直接住在茶楼。
把那十几个姑娘,居然都给熟悉了个遍,乐得那十几个姑娘,众星捧月一样围着他转。
只有琼瑶独抱一支琵琶,在为她专设的演奏台上,哀哀怨怨地弹唱着。
在这里,她依然是众茶客追捧的对象,也是这新开张的茶楼里的台柱子。
群芳们突然发现,琼瑶身后白裙上的点点落红,被用丝线绣上了梅花的枝干,那些殷红的血迹,就成了朵朵梅花,盛开在一片洁白的雪地里。
这些女人们,有人叹息,有人从心地里感到一丝悲哀,更有人幸灾乐祸嗤鼻不已。
焦凯虽浑,倒也不糊涂。
他阅遍群芳,没放过任何一个艺伎,但就是对琼瑶敬而远之,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琼瑶,那可是九殿下的菜啊!
自己宁可饿死,也不能把嘴往琼瑶的碗沿上凑,这是原则,何况他也不敢。
这几天,不但从茶楼里不断传出,有关九皇子完婚之后,要奉旨开赴雁门关前线的消息,而且,外城的各条街上,动静更大。
“一二一”
“一二一”“
“一、二、三、四……”
五百名革甲在身,腰刀高举,威风凛凛的府兵,走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喊声震天,穿过了一条又一条的街道。
这是什么队列?
如此整齐威武,口号更是奇怪,居然喊着数字。
这可是让所有人都没见过的景象。
现代的集训方式,古代人哪里见过?
这些,可是永康在前世的强项。
永康骑着一匹雪花贡马,身后跟着四名同样骑马的侍卫,走在队列的侧面。
所经之地,路上行人纷纷让开。
永康端坐马上,昂首高呼:“驱除鞑虏,保卫大昌!”
五百府兵齐声跟上,喊声直上云霄。
“铁血男儿,誓死不归!”
永康引领一句,府兵们紧跟着高呼一句。
一时间,全城百姓轰动,人流如潮,齐齐涌上街头观看热闹。
忽然,街边人群中,一个瘦弱书生,手里折扇高举过顶。
“驱除鞑虏,保卫大昌。铁血男儿,誓死不归!”
瘦弱书生的这一喊,顿时引得围观百姓,也一起振臂高呼。
“驱除鞑虏,保卫大昌。铁血男儿,誓死不归……”
整个外城,万头攒动,喊声如雷。
就连闻声而动,紧急出巡的九门提督府,几支巡防司的兵士们,也不禁被感染了情绪,一腔热血霎时就澎湃起来。
……
如此感染之下,成百寒门读书人,纷纷涌到五军都督府前,高喊着要投笔从戎,誓为大昌帝国疆场杀敌。
一道又一道的急报,被呈上御书房。
兵部、五军都督府、九门提督府的主政之人,一脸振奋,齐齐立在龙案前面。
“胡闹!”
不料,大出众人意料之外,大昌皇帝脸都绿了,气得指向书房门的一只手,簌簌抖动个不停。
这九皇子完婚之后,奉旨开赴雁门关前线的传言,已经让大昌皇帝够头疼的了。
这下倒好,全城百姓都振臂高呼,要誓死保卫大昌帝国。
连那些摇头晃脑的酸腐书生,都跑去五军都督府堵门,要求朝廷准许他们参军入伍。
这哪是民心所向?
这哪是民智开启?
这哪是万众一心?
这是他娘的把朕架在火上烤!就差撒一把盐巴了。
你他娘的小九,简直就是个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