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勾尤其锐利;横竖的起笔似快刃切入,送笔紧张,成为纤细而急速的线状,收笔多加顿挫,右肩的转角处形成有肿节,似有“坠尾”、“鹤膝”之感。捺笔的末端呈现柳叶状,给人斩钉截铁、暴筋露骨的感官刺激。它运笔的速度较迅疾,通篇具有行书风貌,舒畅而流利。
赵佶在艺术领域的造诣和道学上的研究形成了完美的融合。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中他写道: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声声慢·宫梅粉淡》中他写道: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触处声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他一生的政治理想都埋葬于此,万千愁绪无从安放,总是寄托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他后妃无数,纵情享乐,耽于享乐,纵然也曾有人劝谏,他也不愿意听,等到自己能理解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加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当上皇帝以后,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
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刘氏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但徽宗喜欢,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氏渐渐风韵不再,生性轻佻浮浪的徽宗欲再觅新欢。
「赵佶瘦金书《千字文》,墨迹本,共有105行,1015字,是宋徽宗赵佶楷书——瘦金体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崇宁三年(1104年),当时赵佶年仅23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