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的重庆大街小巷早已出现“庆祝湘西大捷!”的大幅标语,锣鼓声声,鞭炮阵阵,响彻云霄。
王耀武无法,这个邱维达!怎么这样固执?王耀武有些生气了,只得亲自给胡琏打电话。胡琏倒是一个明白人,二话不说,立即表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其实,王耀武又何尝不想全歼日军?他也是踌躇再三。上峰的苦衷,他体谅得出来,一方面战斗仍在继续,一方面又去宣讲湘西大捷,岂不矛盾?在无法速战速决的情况下,只得取此下策。
石下江位于竹篙塘以东。据守此处的,正是胡琏十八军第十一师。五月中旬,师长杨伯涛在率部拿下山门后,又克石下江,截断日军唯一赖以逃命的交通线——湘黔公路。第二天,胡琏的命令来了,命令杨伯涛将扼守石下江的一个团全部撤离,集中师主力向敌侧面攻击。
胡琏的这个命令,最符合王耀武的意图,侧面打,正面让,使得数万日军像赶鸭子一样不顾一切,逃得更快。近三万的日军得以逃得性命。
(gmd高层还真傻,干吗要这么认真、实事求是呢,不会一边还打着战,一边就宣扬取得大捷就是了。)
持续44天的湘西会战,以日军的冒险进攻开始,狼狈逃窜而基本结束。尽管结局不太理想,但仍不失为我军在八年抗战中伤亡首次低于日军、打得最完美的一场大战役,仅以自身伤亡万余人的代价,取得歼敌1个旅团、3个联队、重创1个师团的辉煌战果,毙敌两万,伤三万,俘四百,缴各类武器辎重无数。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战力强大的新六军还未参战;参战部队中也只半数换发了美械,总体装备水平并不比日军强多少,日军的火炮与坦克数量仍占优,而*还刚刚在去年遭遇过豫湘桂会战大失败。然而,正是这批屡败屡战的军队,只要拥有和日军差不多的装备、差不多的后勤,就敢以硬碰硬,以攻对攻,仅仅几个月就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打得倭寇完全找不着北。
湘西一战,敲响了侵略者灭亡的丧钟。雪峰山的枪声尚未平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即于5月初开始从广西撤退,接着又下令退出广州、福州,整个中国战场都陷入混乱溃逃的狼狈境地。自此,不仅是芷江作战,就连日军费尽心机、历经千辛万苦而打通的大陆交通线也彻底失败。
对这一严重后果,冈村宁次是始料不及的。去年8月的一天,还是华北方面军司令、正在石家庄巡视部队的他,被任命为驻汉口的第六方面军司令官,接着又在完成“一号作战”后荣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天皇在给他的诏书中曰:“朕委卿以中国派遣军统率之任。惟现下战局实关重大,望卿深察宇内大势,妥为筹划,益振军威,以负朕望。”这是冈村宁次有生以来第一次拜受天皇的敕语,感激之至,他回电奉答道:“蒙赐优渥敕语,拜受统率中国派遣军之大任,诚惶诚恐,不胜感激,愿粉身碎骨竭尽死力以奉圣旨。”
发动“芷江作战”,进而直逼重庆,便成了冈村报效天皇、扭转战局的最佳途径。出击四川,彻底击败中国政府,是他几年前就任第十一军司令官时就定下的宏伟蓝图。然而,他的12万人马未过雪峰山,离芷江还有80公里路就遭灭顶之灾,其进攻主力一一六师团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个空壳而已,仅开战1周,就在湘黔公路上被老对手七十四军击毁坦克、装甲车近30辆。
茫茫雪峰山,埋葬了帝国最后一线希望。
巍巍雪峰山,铸造了七十四军的巅峰之作:战绩占全湘西会战的三分之一。
日本帝国主义在盟军面前败局已定,但是日本高层还妄图做最后挣扎,企图在日本本土和盟*队进行最后的大决战,宁愿全国玉碎,也不愿投降。
多亏了原子弹的问世,才让更多军人和百姓的无辜性命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