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数据结果。
故而观测场通常建在空旷平坦,没有陡坡、洼地,附近也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以及高大建筑物,甚至还要避开地方性烟雾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这种要求在现在看来,几近苛刻。可即便是在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地方也不是很好找。
为了满足上述基本建站要求,观测场往往都会建在城市的边缘,而且还要根据当地风向,选择当地最多风向的上风方选取位置。通常要求是25m×25m的平整场地,如果实在是条件有限,也可以选取16m×20m的平整场地。但东西南北向也不能搞混,16m是东西向,20m是南北向。虽然高山站、海盗站、无人站不受场地大小的限制,但观测场四周还是要设置高度大约高1.2m的围栏。
因为害怕造成不必要的误差,围栏不能用反光太强的材料,避免因为局部聚光造成局地温度升高等情况。观测场围栏的门一般也是要求开在北面的,里面的仪器设备也不能乱放。
为了使各仪器间的影子不会影响各自测量结果,通常最高的仪器被安置在北边进门的位置,低的仪器则被安置在南边。各仪器设施东西排列成行,南北布设成列,相互间东西间隔不小于4m,南北间隔不小于3m,仪器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m。
因为观测场是在模拟城市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环境,观测场地也要保持自由状态。除了草高不得超过20cm的要求外,即便是给观测人员走的小路,也只能用0.3-0.5m宽的大理石铺设,,而且严令禁止使用沥青铺面。观测人员只能在小路上行走,即便是下雪路上有积雪,也只能清理小路上的积雪,其余地方原则上都应该保护场地的自然状态。
总之,场内一切都以不影响观测记录为首要前提。为此设下的看起来甚至有些苛刻的条件,气象观测人员也只能逐一照做。例如,仪器要安置在紧靠东西向小路南面,观测员应从北面接近仪器,场内不准种植作物等。
袁士元第一次接触这么多条条框框的时候,听得直打哈气。一亩三分地,规矩还不少。袁士元在心里犯嘀咕。
可当看到仪器安装更加细致的要求时,袁士元已经完全没了脾气。
密密麻麻的要求上除了有规定高度,甚至还规定了允许误差范围。每个仪器都有自己的安装高度和允许误差范围,误差允许范围最大的是直管低温表深度320cm,允许误差±10cm,其余的通常都是3cm,极少数个别允许误差会在5cm。
因为入观测场前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基础培训,告诫哪些地方不能碰,什么仪器是测量什么的。袁士元自然也不会例外,第一次步入观测场的时候,就被母亲和同事拉到一遍,前前后后说了小半个小时。
条条框框细致到令人发指的规矩,让当时还是孩子的袁士元已经丧失了对观测场的兴致。故而进入观测场简单环顾四周之后,袁士元就把目光投向了天上,问:“今天这个叫什么云啊?”
“卷云,毛卷云。”母亲的同事对袁士元弯下了身子,微笑着与她四目相对,“所以今天是个大晴天。”
**
“这是什么云?”袁士元听到有人问。
她抬起头看向天际,午后耀眼的日光晃在她的眼睛上,让她下意识垂下眼闪避。再睁开眼时,那云竟快速朝她的反方向移动起来。
“是浓积云?”她听到自己有些不确定的回答道。
“你再仔细看看。”
说来也是奇怪,那人声音刚落,天上的云似乎就变了模样。看上去,没有了浓积云特有的圆弧形轮廓,连带着阳光也被那云遮去了不少。
“积雨云吗?”她有些喃喃的说道。
“错了,是鬃状积雨云。”
“那不也是积雨云嘛。”她小声嘀咕道。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袁士元睁开眼睛的时候,天似乎才蒙蒙亮。袁士元坐直了身子,意识回转意识到之前只是一个梦,这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似乎是因为近来闲置在家,袁士元时常会做这样的梦。为此,袁士元也曾对着父母抱怨,可得到的却是母亲有些莫名其妙的回答:“不错,已经是个基本的气象人了。”
袁士元一脸疑惑地看向母亲,又把怀疑的目光投向父亲,父亲则笑着解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也算是彻底接受这个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