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们都知道哪些,我来吟诵吟诵。”赵伯父出完汤以身作则说:“「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赵伯母随后接了一首。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张桐竹对曰。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赵临潭啜一口茶说。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凤栖说。

    “我有两句苏轼形容沉香的诗句。”弘庭梧弹奏完《沧江夜雨》说。

    “说来听听。”赵伯父鼓励到。

    “「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

    “「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

    “都是好诗。”赵伯母说完接着对两位准儿媳妇说:“沉香是置死地而后生的灵树结晶,经伤痛、治愈、香生、木寂,如同佛之舍利,是自然界的大修行,我这有两份奇楠碎料做的随身香囊,送给你们,就当见面礼,不要推辞。”说完一人递给一个。

    “谢谢伯母!”两个小辈接过礼物异口同声道。

    “听说凤栖弹琴也很好听,还没有机会听过。”赵伯父说完弘庭梧起身走过来,为腾出空间给沈凤栖。

    “学艺尚浅,伯父谬赞了。”凤栖说完走向琴桌。

    “献丑了。”凤栖弹完一曲《普庵咒》谦虚地说。

    “不错,稳重有静气!”赵伯父表扬说。

    “庭梧的琴声宽博疏朗、茂实刚劲,凤栖则精劲含蓄、清雅流畅。”赵伯母说。

    “你们还年青,等人生的磨练阅历都补上了,琴声还会更出色,凤栖有老八张中唯一的女琴家乐瑛的遒劲潇洒姿态,很不错!”赵伯父夸奖说。

    “你们的父亲若不是公务繁忙,没有时间操弄,不然也会弹得一手好琴。”赵伯母说。

    “伯父有诗书涵养,又阅历丰厚,正是弹琴最好时。”凤栖说。

    “要弹好琴,首先要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古文古书,没有书卷气的琴声是没有灵魂深度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赵伯父补充道。

    书房你一言我一语正讨论着琴书,李阿姨开门进来说有客人到访,赵伯父立马起身对大家说:“约好了生意上的朋友,先失陪一下,你们继续喝茶弹琴,我稍后就来。”

    赵伯父关上门暂时离开,桐竹坐在茶席主位继续为大家煮茶,茶香沉香,香气满溢,沁人心脾。大家安静地又听赵伯母弹了几支古琴小曲,琴风圆润典雅,一如弹琴者的性情。

    凤栖望着窗外几颗茂密的格药柃开出满树的小白花,花小却异常精致可爱。帘内书卷静砚,帘外清风修竹,翠竹旁是五棵挺直的青桐,枝枝如伞盖。

    “后院我种了一些草药绿植,还有一片菜园,有没有兴趣陪我去看看。”赵伯母对凤栖和桐竹说。

    “乐意之至。”桐竹说。

    一行人结伴来到后院。放眼望去,满目葱绿,一片生机,菜地边有许多成群的灌木和乔木,还有不少野地里才看得到的草本植物。有别于万壑山馆楼顶上的盆栽草药,这里所有草木都是地栽,所以更为根深叶茂。

    “这棵飞蛾藤,每到春天会开满绿叶白花,素雅纯洁,到了秋天,它们的叶子与萼片颜色都变为粉紫色,一大片飞蛾藤缠绕于枝间,如梦似幻。”赵伯母看着眼前的飞蛾藤说,两眼发光。

    “这棵是结香吧?植物的名字是多么的好听,让人瞬间想起了诗经。”桐竹说。

    “是的,还是一棵野生结香,叶在花前凋落,茎皮纤维可做高级纸及人造棉原料。”赵伯母回答说。

    “结香姿态优雅,可栽培供观赏,枝条柔软,亦可供编筐。”凤栖补充说。

    “你们俩还都是行家呢。”赵伯母夸赞说。

    “这也是草药吗?”赵临潭问道。

    “全株皆可入药,能舒筋活络,消炎止痛,可治跌打损伤,风湿痛。”弘庭梧回答说。

    “这是三角叶须弥菊,应该有两米高了,长着一颗颗钟形紫白相间的花,大自然可真神奇。”凤栖说。

    “这边还有很多植物呢,红花矾根、木犀枸骨、银姬小腊、吊竹梅、苏铁、白棠子树、鹅耳枥和光叶细刺枸骨。”赵伯母说。

    秋意已浓,花叶渐次零落,幸有秋果可堪赏玩。枫香和苎麻的果子是黑色的,鸡矢藤果实却是杏黄色,土茯苓的小果如绿珠般挂在垂帘上,青红相接的南五味子尝起来水分和甜度都很不错,每人都饶有兴趣地尝了一小把红得晶莹剔透的五味子。

    “像不像石榴籽?”凤栖问弘庭梧。

    “乍一看,挺像!”弘庭梧笑着说。

    “这牛卵坨还没有熟透,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名字称呼这种野果的?”桐竹问。

    “有很多叫法,拿腾包,九月黄,黄腊瓜。”赵伯母回答说。

    “这几棵赤楠的果子还没有变成乌紫色,再过上一段时间就非常美味了。”弘庭梧说。

    “我老家屋后的两座小山峰上长满了赤楠。”凤栖说。

    “这果子,可可爱爱的,我们也叫山乌珠。”桐竹说。

    “等它们熟透了,你们再来尝鲜。”赵伯母说。

    “这个是什么?”赵临潭问。

    “香腾包。”桐竹说。

    “好吃吗?”赵临潭问。

    “吃一个不就知道吗?”桐竹说完摘了一个用手摩搓几下塞到赵临潭嘴里。

    “有点辣。”赵临潭吃了一口说。

    “长得像不像荔枝?”赵伯母问。

    “有点。也挺像枇杷,只是颜色不同。”赵临潭回道。

    “嗯,是童年的味道!”弘庭梧边吃边说。

    “这里真好,有这么多原生态野果子。”凤栖说。

    “伯母的心里装着一片山林。”桐竹说。

    “这里恍若一个植物大观园。”凤栖说。

    “你们以后常回家看看,和我分享四时的花叶果实。植物也像人一样,有人关心和关注,它们就长势惊人,热情回应。”赵伯母手握着一根枝条慈爱地说。

    “我们会常回来看您和父亲的。”弘庭梧说。

    “等你们兄弟俩都成家了,能每天住在家里才好呢,我知道你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我和你爸也不想束缚了你们。”赵伯母说。

    “妈你怎么突然说的这么伤感呢?我们都在上海,回来这么方便。”弘庭梧说。

    “嗯,可能是因为知道你们都要成家了,有一种精神上的分离感油然而生。”赵伯母说。

    “看这些紫珠,比上次我们回老家参加婚礼看到的那片还要吸引人。”弘庭梧转移话题道。

    最让赵伯母着迷的莫过于她右手边那一大丛宁波野地里移植过来的灌木紫珠,这片紫珠的叶子几乎都掉光了,果量浓密得像化学分子结构模型般,簇拥着立在枝头上。

    “腊梅要开花,叶子都会掉一地。”赵临潭说完捏着几朵腊梅花放鼻尖闻了闻。

    “目测这两大片绿萼梅再过一阵就会开出一片灿烂如云的香雪海,释放出阵阵冰清玉洁的幽香,大老远应该就能闻得见。”凤栖说。

    “你目测推算的一点都不错。”赵伯母笑道。

    “《层叠冰绡图》是南宋马麟的绘画作品,图中所画的两枝梅花据称就是绿萼梅,绿萼梅是梅花中的名贵品种。”弘庭梧说。

    “等绿萼梅开花了我们一起来弹琴喝茶赏梅吧。”赵伯母提议道。

    “到那时何不邀书法班成员和琴友们来一次雅集?”弘庭梧说。

    “这个主意好。”桐竹和凤栖异口同声说。

    “那我这园林可要热闹一番了。”赵伯母说完又继续道:“我还栽了一小片杏花在那边,这里看不到,三四月份开起花开可谓胭脂万点。”

    “东坡先生写过一首《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萍。」杏花开的时候也值得办一次古琴雅集。”弘庭梧说。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若是没有诗词,世间的花大概要减色几分吧。”凤栖说。

    “你现在睡眠有改善吗?”赵伯母问身边的沈凤栖。

    “大有好转了,谢谢伯母关心。”沈凤栖说。

    “还需要我再多配几副中药调理吗?”赵伯母关心地问。

    “不用了妈,我就是她最好的药。”弘庭梧看着沈凤栖笑笑说。

    “那就好,免得我还放心不下。”赵伯母也笑着说。

    徐姨走到后院请众人回来吃晚餐,她说赵董事长的客人已经离开,可以开饭了。

    赵董事长坐在餐厅主席等候众人归来,众人把脚上身上和手上的泥土冲洗干净,三前四后地入得席来。

    徐姨和李阿姨依次把饭菜上齐,满满一大桌,色香味俱全,荤的素的都有,几瓶红酒也被李叔一一打开。

    “难得今天我们一家人团聚一堂,大家喝点酒庆祝庆祝。”赵伯父说完举杯。

    “今天都住在家里,喝点酒也不用担心开车了。”赵伯母体贴地说。

    “你们的母亲吃素多年,受她影响我们家的饮食由此前的肥羊嫩豕,荤腥厚味逐渐转为清淡俭约,今天桌上的菜大都是后院菜园子里自己种的果蔬,虽然简单却芳鲜味美,只有一两件鱼肉,供我们家临潭这个无肉不欢的肉食动物。”赵伯父笑着说完举杯邀饮。

    大家举杯,觥筹相错。一片融洽祥和气息。

    “李渔《闲情偶寄》主张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蔬食之至美,最得清洁芳馥,养生之道莫过于此。”赵伯母说。

    “李渔的饮食24字诀即: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我这几年做茶也逐渐重清淡蔬食而轻厚味油腻。”桐竹说。

    “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跛。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凤栖说《闲情偶寄》里她最喜欢的是这一句。

    “临潭,你刚离婚,我和你妈还担心你情绪不佳,今天看你和桐竹情投意合,我们也就放心了,来,我们喝一个。”赵父说完和他的次子一饮而尽。

    “爸,妈,我和桐竹打算在年底完婚,桐竹已经有两个多月身孕了。”赵临潭喝完高脚杯里的红酒说。

    “真是个喜事,恭喜你们了临潭。”赵伯母打心底里高兴地说。

    “嗯,也好,我们赵家很多年没有热闹过了,那就年底给你们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赵伯父也高兴地说。

    “我和桐竹都希望能低调一点,最好是两人来一次旅行结婚,不用大张旗鼓的。”赵临潭在桌底下拉着一旁张桐竹的手温柔地看着她说。

    “我们赵家是生意场上的人,很多事情不能单凭心性行事,好比皇帝的家事是国事一般,不能独行其是。”赵伯父语重心长地说。

    “那就按父亲说的办,只要和桐竹在一起,怎么办婚礼都行。”赵临潭顺从父亲说。

    “你们办完婚礼可以立即去旅行的。”赵伯母夹了几筷子豆腐吃完继续说:“什么时候约桐竹的父母家人到家里坐坐商量一下婚事。”

    “下周末,后天桐竹的父母会到上海。”赵临潭回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