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我醉欲眠卿且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才转身到书架上把赵孟頫的《汲黯传》找出来临摹。

    不知不觉间消磨了一个下午,期间雪景和桐竹都进来几次欣赏凤栖的笔墨,赞不绝口。

    桐竹和凤栖去复兴路菜场把晚餐的食材买了回来,两人在厨房边聊天边摘菜烧饭,雪景独自在楼下茶馆里照看着生意。

    沈凤栖踱着碎步绕道穿过复兴中路,取道陕西南路回到住处。她把地板来回拖了一遍,又清理了桌案上的积尘,给花草浇足了水,看了两卷《法华经》后坐在窗前弹琴。

    弘庭梧给沈凤栖拨通了视频电话,直播了彼处宾客云集的婚礼现场,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和新郎在房间里陪着亲戚们聊天。

    弘庭梧问沈凤栖将来他们举行的婚礼是用中式还是西式,凤栖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周日早上吃好早餐,凤栖坐地铁去往寒枝和石桓亭的爱巢「东篱」。寒枝早早在地铁口等着她,地铁口到「东篱」只需要步行一刻钟即到。

    凤栖把手中一把清新秀丽的韭菜花递给寒枝说:“桐竹送你的。”

    “谢谢,白色小花真美。”寒枝笑着接了过来。

    穿过繁花盛叶的中庭两人都停下了脚步,凤栖打量着几盆百日菊,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和橘的白的,各种颜色都有,随风摇曳着争奇斗艳。

    石桓亭正在画倪瓒的《六君子图》,无论是秋树萧瑟,还是水面清冷,抑或是山色荒寒,都被临摹者以高超的技艺与深厚的品位描摹的恰到好处。

    凤栖和寒枝很快退出并掩上书房门在茶桌前煮茶聊天。案上的方石器里斜插着一些粉紫色的蓼花。

    “这些蓼花从哪采来的?院子里也有,一进门就看见了。”凤栖拿着茶则闻了闻干茶问。

    “昨天去了森林公园,在水边采的。”寒枝一边温杯一边回答说。

    “斑茅湖边也有一大片蓼花,挺壮观的。”

    “斑茅湖?在哪?”

    “就是斫勤坊门前的湖,我们给取了个名。”

    “斑茅湖,嗯,这名字好,也应景,那里的斑茅最美了。”

    “关于蓼花的诗你最喜欢哪首?”凤栖问。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山色不改碧,蓼花无数红。”

    “宋代晁公溯的《巴江》。”

    “嗯。”

    “你边上那把小纨扇上临摹的是哪幅图?”

    “南宋的《深堂琴趣图》。”寒枝拿起纨扇递给对面坐着的沈凤栖。

    “这画传神,仿佛能闻见琴声。”凤栖拿着小扇由衷赞叹道。

    “构图布局简淡尚意,只可惜原作不知道是谁画的。”

    “想起了我初识古琴的那个雾气迷蒙,琴声缭绕的画面。”

    “对了,你是怎么认识古琴的?”

    “看电视剧,老版《三国演义》还记得吗,刘备骑的卢越过檀渊误打误撞闯进了水镜先生的隐居茅庐,茅庐里传来了几声古琴,当时就惊叹此声只应天上有。”

    “想不起来了,只剩孔明唱空城计在城墙上弹古琴的模样了。”

    “那你是怎么接触到古琴的?”凤栖反问。

    “几年前在庙里禅修,有位法师为我们弹了一支古琴曲,好像是《普庵咒》,禅修结束后就开始学古琴了。”

    “石老师画完《六君子图》接下来会画倪瓒的哪一幅呢?”凤栖转换了个话题问到。

    “有个朋友拜托他画清代的《松鹤清泉图》,要的很急,所以先完成《松鹤清泉图》再继续倪瓒。”

    “这款老寿眉清香溢远。”凤栖闻了闻空杯说。

    “嗯,有七年茶龄了,是一位修行人送的,从他们自己的茶山采来自己做的,再喝一道我们煮了来喝。”寒枝说完把砂?和朱泥紫砂炉子取了过来。

    “这一煮满屋子都要香起来。”

    “相比喝老寿眉,我更喜欢闻它煮过后的醇厚香味。”

    “最近看什么书?”凤栖问。

    “看一本现代人写的唐代四大才女传记。”寒枝回答说。

    “四大才女,个个姿容出众,才学甚富。”

    “可惜结局都惨淡悲情,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无道理呀。”

    “其中两位才女的父亲倒让我记忆深刻,他们只从只言片语便有先见之明。”凤栖喝了口茶说。

    “你说的是李季兰和薛涛的父亲吧?”

    “嗯,李季兰的父亲一听他女儿作的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立马灵敏地判定说「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还当机立断把女儿投入道观去修身养性,以期其改邪归正。”

    “李季兰的父亲应也是狠得下心,她女儿才6岁就被送走,其女见蔷薇花长得参次不齐,随口吟诵而已,想不到祸从口出。”

    “在古代,特别是有名望的书香门第,都把妇德名节看得很重,唯恐有辱家门,不敢掉以轻心。”

    “说到底还是怕辱没了他本身和家族的名声,宁愿舍弃骨肉也要维护名声。”寒枝略微不屑道。

    “以前我也这样认为,礼教吃人,后来读了佛经,才有所改观。”凤栖说完又尝了口茶。

    “愿闻其详。”

    “李季兰应该是观照到了她女儿潜意识里的淫心荡漾,佛经说淫为万恶之首,害人害己,最损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福报。”凤栖说。

    “经你这么一说倒有几分道理,自古不少才子佳人的诗都在大肆宣扬着男欢女爱,这很容易让人心旌摇荡,失了德行。”

    “发乎情止乎礼,有些诗越了礼,随心所欲的没了规矩方寸,有破就有立,而那些饱读诗书的正义之士,比如才女们的父亲们肯定不容她们如此放肆。”

    “为什么才子们的才华却不担心有失德行?”

    “女子阴气过盛易招淫邪,这姿色与才情一旦没管理好就是一场灾难。”

    “《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李季兰最要好的朋友是陆羽和皎然,三人经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烹茶弹琴。”

    “李季兰的诗我略读了一些,格调远没有她心仪的皎然高雅。”

    “皎然是位有德的修行人,他写的那首《答李季兰》我也很喜欢,算是一首禅诗吧。”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这让我想起苏东坡让一名妓女去向他好朋友参寥要的一首诗。”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两位诗人都是修行人,所作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说另外一位才女薛涛的父亲薛郧学识颇深,受父亲影响薛涛八岁时就会吟诗作赋、通晓音律,并且生性聪颖。”寒枝说完果断出了茶汤。

    “据《名媛诗归》记载,有天薛涛的父亲在院内说了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随即对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他父亲惊讶之余觉得这是不祥之兆,担心女儿将来会沦为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

    “没想到多余的猜想却成为了现实,论才华和人品薛涛在唐四大才女中都能位列首位,蜀人把她与卓文君、黄娥、花蕊夫人称之为蜀中四大才女。”

    “「薛涛笺上楚妃吟」,薛涛签倒是款倍受追捧的雅物。”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说到花蕊夫人,她的那首《述国亡诗》怎么写来着?”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些才女,不管是哪个朝代的,都饱读诗书,精通音律,会弹古琴想必是才子才女们的标配。”

    “那是,蜀中才女黄娥是明代的,她和大才子杨慎的爱情佳话你读过吗?”

    “嗯,可惜杨慎这位状元郎才子吃了才高气盛的亏,被流放了三十年不得回,咳,被天家熬死的一对才子佳人。”

    “黄娥等了杨慎整整十年,在古代,21岁还没有出嫁,这是做好了终身不嫁的打算。”

    “好在天遂人愿,最终嫁给了心上人,却只有四年的好光景,被嘉靖帝棒打鸳鸯几十年。”

    “本以为「从今后,可与你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添香并立观书画,步月随影踏苍苔」。”

    “我就是读了黄娥与杨慎的爱情故事才把《诗经》里葛生的那首诗理解透的。”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薛涛的名气其实很多得益于薛涛签,才名远没有鱼玄机大。”

    “鱼玄机的道名取得好,让人过目难忘,一听就不是个普通人,难怪现在的明星都要改名,一个好名字能大大提高知名度。”

    “全唐诗中就数她的诗最多,有五十多首。可惜红颜命薄,二十四岁就被杖杀了。”

    “她的夫君李亿也是绝情,一刀两断后就再不与她相见,曾经是那样的恩爱无比。”

    “先不说怀疑李亿女婢绿翘有染是否属实,就算那李亿对绿翘没有情谊,鱼玄机一气之下杀人的行为,可见其内心潜在的凶残,平常人是难以接受一个在气愤之下会取人性命的女人。”

    “与绿翘有染的非李亿,另有其人。”

    “还是业太重,断人性命,结此恶缘。”

    “鱼玄机和李季兰都有入道修行的经历,前世应该也是修行中人。”

    “大概是受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影响,唐朝女子以入道修行为风雅之气。”

    “唐朝的四位奇女子中,留下作品最少,名气也最低的莫过于刘采春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位才女的存在。”

    “刘采春只是歌喉动听,兼会填词,诗才不甚突出。”

    “刘采春是唐朝版的邓丽君。”

    “说到刘采春,就不得不提及那个很有才情却不专情的元稹了。”

    “刘采春应该是在浙江绍兴开启她绯闻缠身的后半生,因为在绍兴,她遇到了当时流放并担任越州刺史的诗人元稹。”

    “是元稹先写情诗追求她的,一个是才情纵横风流倜傥的官家,一个是地位低下的卖艺求生的伶人,面对这种感情诱惑,即便是平常女子,恐怕也没有几个不动心的。”

    “说元稹是个薄情郎还轻判了他,一段感情却搭上了一条生命。”

    “说刘采春飞蛾扑火吧,她和元稹还共同渡过了八个年头,最终还是被辜负了,元稹爱美人,尤其迷恋年轻貌美的女子。”

    “说元稹只喜欢年轻貌美的女子倒有点冤枉他了,比他大十几岁的薛涛,也曾与他有过情史。”

    “嗯!还是他的表妹崔莺莺面对这种渣男本尊显得更有骨气。”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老寿眉煮到这个程度最好喝了。”

    “也最好闻,香气馥郁内敛。”

    “我们喝完茶去做午饭吧?”寒枝说。

    “要先去菜市场买菜吗?”凤栖问。

    “不用,一早我们已经买好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