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得去的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路上,付聪不敢言语,深怕爸爸再骂他。爸爸也没有言语,想抽烟,碍于老师在旁,强忍住烟瘾。宥嫣想念幽幽,想打电话问候,一看时间,已经十点。她想,孩子都是母亲的心头肉,不管学习如何,我们只要他们平安、快乐。

    一有闲空,梦骊就和覃修回家看看爷爷。偶尔,她带着他在村里转转,看看她小时候成长的天堂。

    小时候的玩具很多。虽然家里自小没有多余的存款,可父母从未让她饿肚子,即便没有可口的零食,放学后回到家在冷饭里倒点开水和酱油,她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她从未拥有什么昂贵的玩具,但她拥有七八个年龄相仿的邻居,村子并不大,同学时常能凑到一起玩耍。他们跳牛皮筋,“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小学有棵香樟树,像巨大的雨伞,在地表分出五六个枝干,中间空荡荡的,学生们喜欢爬树,喜欢在它下面乘凉、玩游戏,喜欢闻它淡淡的香味。在她六年级那年,村里的小学并到了乡里,孩子们过上了住校的生活,少了许多童趣。

    村口山下,苦槠的果子掉落后,他们纷纷捡来,用铁钉扎进去,食指与拇指捏住,用力一转,比比谁的果子先停下来。

    还有打方片,用纸折成,一巴掌拍下去,看谁的纸片能翻个面儿。玻璃弹珠也是常玩的玩具,那时院子门口还未浇水泥,将弹珠放在泥地上,他们跪着,用砖头或石头打洞,再划定区域,在规定区域里比试进洞的弹珠数量。

    有时候她会和邻居一起到山上挖笋,怕山上蚊子多,每个人带一支蚊香(那时哪有森林防火的概念),扛着锄头与麻袋,像模像样地上山。

    几个小时后,又扛着锄头与空麻袋归来,约在一个邻居家里看《猫和老鼠》。不过,若他们去摘蕨菜(方言音似“狼鸡桄”),收获会很大,翻越半座山,小小的个儿拎着大大的袋子,心满意足地拿去换钱。

    能换钱的还有茶叶,那时候没人种白茶,收的都是绿茶,有人以围裙作袋,有人拿着篮子,兴高采烈地在茶山里在烈日下采摘,手快的人,一个春季能赚五十块(对那时的他们而言,就是天文数字)。他们忌讳用塑料袋,因为不透气,闷半天,茶叶成色不好,容易掉价。

    “你看这道水沟,现在是水泥浇起来了,以前都是烂泥巴。”小时候,到一定时令,农民们会用锄头疏通泥沟,而未疏通时,里面可是有许多宝贝——泥鳅。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梦骊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小时候,她和发小们往往相约而去,提着篮子,光着脚丫踏进去,弯下腰,将双手伸进黑乎乎、软绵绵、清凉凉的泥水,不停地摸索,翻啊翻,不久便能见到滑溜溜的泥鳅。要将泥鳅捉进篮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却是消磨时光的趣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