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军年少有为,今次从邯郸折回,想必赵王定然有所封赏,否则,不足以彰显将军之能啊。”
赵军大营营帐之中,韩阳和赵奢上首而坐,庞煖和其他将领依次下首跪坐。韩国将领普遍年龄高于赵国,以至于在座的韩国将领多是中年将军,神情高傲,赵国是一水的小年轻,目空一切,放浪不羁。其实放之其他国家,赵国将领也普遍要比其他国家年轻,可见赵国的将领年轻化程度之高。不过,年轻的将领容易毛躁和妄动,这也是弊端之一。
所以韩阳看向赵奢的眼神,有赞善亦有偏见,看向赵奢的眼神,就像看自己的后辈一样。
“老将军说笑了。”赵奢一副谦逊的样子,笑着说道:“大王相召,不过是为了军队调动之事相询,至于封赏之事,没有战事,何来战功?”说着,他重重看了一眼韩阳,“说不定,某的战功还应该着落在老将军身上。”
韩阳闻听此言微微一愣,反复咀嚼赵奢的意思。
这几日最大的情报,莫过于秦国将武遂送于赵国之事。赵国也对外宣称,支持嬴稷继位秦王,两家将重新修好,互不动兵。
这个消息甫一传出,各路诸侯就表现出不同的反应。齐国、楚国倒是没有什么异动,魏国和燕国虽然没有表示赞同,但是也并不欢迎,只有魏国悄悄在边境增兵,以防不测。反应最大的,就是韩国。
韩王仓听说秦国将武遂之地送于赵国之后,勃然大怒,不但将怒斥了韩国百官,更是将赵雍隔空骂了个狗血淋头,扬言即便赵国撤兵,韩国也要和秦国抗衡到底,绝不退缩。
韩王很有胆气,韩国的大臣们可不这么想。特别是赵国通过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韩王仓深受刺激,也下定决心启用之前申不害时期的变法政策进行变法。将权利集中在自己手中,整顿吏治,崇尚权术,以术治臣;开垦荒地,奖励耕作;以韩国手工业和兵器制作发达的特点,加大武器制作。同时为了惩罚赵国的背信弃义,将之前每年和赵国议定的弓弩马匹交易之数做了修改,让赵雍非常生气。
申不害的变法政策是积极地,至少在当时,为韩国的强大注入了成功的因子。然而时移世易,如果所有的政策都能够拿过来现学现卖,那变法也就太儿戏了。
比如整顿吏治。韩昭侯时,韩国当时正处于衰弱之时,申不害提出以权谋监督考核臣下。当时韩国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世家几乎威胁到了韩王的地位,韩昭侯果断的铲除三大世家封地,将其财富收归自己府库,从而打击了权贵,并以此加强普通官吏的考核。而如今的官吏,不但已经经历过权谋之术的锤炼,早就炼出了一副应对之术,一群官吏应对一个韩王,怎么会应付不了呢?更何况如今韩国最大的家族有两家,一个是公仲家,一个是张家。两家几乎垄断了韩国的相邦之位,势力非常庞大。韩王仓整顿吏治,两家表面上表示支持,暗中却拖着后腿。
是以如今韩国本身就存在这巨大的利益之争,这个时候还要和秦国相抗衡。且不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现在可还没“瘦死”呢。
赵奢说他的功勋还要着落在自己的身上,莫非赵国有意违反和秦国的约定,再度攻打秦国?
韩阳越想越觉得可能性非常大,言语之间就开始套路赵奢的话,赵奢却语焉不详,不愿意交底,这让韩阳有些心痒难耐。
大殿之中,韩嫣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妾身虽然女流之辈,对于政务本不该多言。”
赵雍背对着韩嫣,脸色凝重,他知道这种事情瞒不过太久,只是没想到,韩嫣到了现在,还在担心这个问题。
“然而韩国乃是妾身母国,君上觉得,妾身自然清楚两国交战,会坐视不理吗?”
说到这里,她用尽力气起身,不顾穿着单薄,用力抓住赵雍背在背后的双手,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若是大王执意要和韩国开战,请大王先杀了妾身,再行开战!”
偌大的宫殿,回荡着韩嫣的哭声,赵雍不敢回头,怕面对如此脆弱的韩嫣,和内心动摇的自己。他并不是责怪韩嫣,他来自未来,对于家国情怀比这个时代的人要浓厚。只不过身为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