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稹走了。
张薇对外宣称,他是去府城拜师顺便游历去了,这时代很多有功名在身的人,会出门游历,增长见识和阅历,所以根本没人怀疑张薇说的是真是假。
起初的几天,张薇很不习惯,不过慢慢的,忙碌起来了,她的注意力开始转移。
已经到了五月下旬(农历),地里的黄豆该收了。
收黄豆不用张薇操心,穆家分的几亩地已经承包给了佟家,聂稹送的那些土地,也有佃农打理。
张薇要操心的就是收了黄豆以后种植药材一事。
目前的种子种类有限,张薇打算只种板蓝根和牛膝,刚好这两样这个时候可以种。
这天,一大早,种了那十亩地的佃农刘三斤来送粮食了。
五亩地的黄豆产量,大约九百斤左右,刨去两成是佃农所得,其余的全是地主的。
近七百斤的黄豆,一送进村,就引起轰动。
张薇额外有十亩地,除了她这一家子,其他人都不知道,所以看到刘三斤送这么多粮食来,还以为是张薇买的。
这年头,农户只有卖粮换钱的,还没有买粮囤粮的,所以村里人一个个都凑过来。
“小薇,你怎么买这么多粮食?”红大娘说,“还都是黄豆,你买这么多黄豆干啥?”
“不是买的,自己地里产的。”
“自己地里产的?”红大娘惊呼道,“你在其他地方还有地?”
“嗯。”
红大娘的大儿媳妇杨晓玲心里羡慕的不得了:“那你怎么都种黄豆?”
小麦、小米这种经济价值比较高,所以一般大家主要种这些东西。
“买的时候,人家已经种上黄豆了。”张薇说,“对了,大娘,我家那几亩地,你还要不要继续帮我种?”
红大娘闻言,道:“你还让我种吗?大娘也不骗你,我是想种的,只是……怕你不方便。”
“我方便啊,你要是愿意,就给我种冬小麦,按照规矩,你拿所有产出的两成,如果你不要粮食,我可以给你银子。”
听了张薇这话,红大娘喜出望外:“那就这么说定了,小薇谢谢你了啊,大娘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时代,地主真的很有钱很多粮,佃农辛苦种地,只能拿两成收获,就这样还有很多人没有田地可佃。
张薇同情这些佃农,但是她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减少租金,有些规则是不能轻易去打破的,帮人可以有很多种方法。
邻居们一走,张薇把注意力回到刘三斤身上。
“刘老伯。”
一声刘老伯,刘三斤战战兢兢的:“不敢不敢,东家娘子,有什么吩咐?”
“老伯,是这样的,我想把这十亩地改种药材……”
“啥?种药材?”刘三斤一听就急了,“东家娘子,这……”
“老伯,你先别急,听我说,我不是想把地收回来,我是想请你们继续种,但是是种药材。”
“可是……我……我不会啊!”刘三斤急得不得了,他担心张薇不让他们佃了,他也不想种药材,觉得还是种粮食划得来,毕竟种了这么多年了,更稳妥些。
张薇知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会想着创新和改革,求稳才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老伯,别激动,你先听我说,我知道你们不会种,我会告诉你们怎么种,种出来的药材,我也有渠道卖出去,我这里有两个方案,第一个你们根据我的要求中药材,那么收获的药材我给你们两成,如果你们担心种不好或者怕两成药材收益不如种黄豆绿豆这些,我就给你你现在每年的收益算,你说呢?”
刘三斤陷入思考中。
张薇说:“老伯,这个地,我肯定是要种药材的。”
言外之意,如果你不肯种,我就让其他人种。
刘三斤支支吾吾说:“那……那东家娘子,我种药材,你给我按现在的收益算,可以吗?”
“可以,十亩地,你们每年大概可以收获黄豆和绿豆一百八十斤各,小麦五百斤,以后我就按照这个量给你算。”
刘三斤千恩万谢:“谢谢东家娘子,谢谢东家娘子。”
“你回去以后把地里的豆杆全收拾了,松一松地,三天后我会去找你。”说完,张薇又拿了一包糖和五斤米,“这个你拿回去吃,天气比较热,多煮点绿豆汤,别中暑。”
刘三斤受宠若惊:“这……这怎么使得?”
“拿着吧!活儿给我干好点,地也早点给我收拾好。”
“这个你放心,我一定干好,一定、一定。”
……
杨晓玲嫁过来十几天了,村里人她还基本上不认识,但是张薇这一家子她认全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