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推他上这个位子,主要是因为杨义在练兵上还过的去,另外曾经是周耀的队头,周耀主持军训司,可能会对十三山的军训指导更有帮助。
当然更深的层次就是成方不愿杨义进入核心,杨义诸般事都好,就是在和记内部的忠诚度也并不差。
但这人和其兄杨二一样,侠义心太重,而且更致命的就是他们也是山上一群人的代表,这些人对和记有尊敬和感激的心理,但他们更多的还是认为自己是大明人,是大明朝廷治下的忠诚百姓。
这个心理,叫成方等核心圈的人感觉别扭,甚至也有别于普通的和记人马。
特别是从辽西以外地方调来的和记中人,与山上的人更有格格不入的感觉。
山上的人坚守感觉是为了大明,而和记的人只是为了和记自己。
掌握十三山,为了将来的变局,也是和记在辽西伏下的一颗暗子,这是成方在内的和记中人心里都明白的事情。
但杨义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是这样认为。
这一次新经略上任,杨二牵头,包括杨义在内的诸多首领赞同,十三山的人潜越突破防线,前来拜见新经略,并且想询问一下是否能派出兵马,打通与十三山的通道。
山上很多人愿意跟随和记,继续留在山上,驻守,操练,成为和记核心圈子里的一部份。而也有很多人愿意接受大明朝廷的改编,他们愿意继续当兵,也希望朝廷授给官职,这就与和记的人更有明显的不同了。
朝廷授官,和记早前的高层几乎是人人都有了,梁兴就挂着大同中卫指挥佥事的官职在身上,只是他从未当一回事,更没有穿过大明的官袍,也没有以大明的卫所将职身份行事。可以说,和记得到朝廷授官的人,压根也没有把官职当一回事。
在和记兴起之初,人们还为张瀚得到朝廷授官而感觉欢欣鼓舞,到数年之后,哪怕是普通的商团军军官得到授官,也都是完全不当回事了。
成方和徐名等人考虑到如果断然拒绝,就会失去上山的初衷,不仅失去杨二等一部份人的人心,也会使和记自己内部的人充满顾虑。
现在张瀚虽然已经自立,实力也强到足以威胁大明,但在大义名望上还有根本性的不足。
所谓的大义,更多的就是建筑在人内心之中的东西。
可能长期在草原上厮杀和跟随张瀚的人早就视他为主,并且愿意随他攻伐大明。
因为这些人知道和记潜藏的力量,也知道张瀚是一位明主。
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张瀚只是一个有实务的大东主,攻上了草原,消灭了土默特部。
仅凭这样的事,谁就愿抛弃故国故主,跟随他打天下?
造反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大明现在只是有麻烦,谁也看不出有亡国的踪迹。今上据说喜欢打木匠活,可大明的皇帝有几个是勤政的君主?
现在辽西连续数年无战事,并且收复了大量失土,安置了不少逃民。
九边重镇除了辽镇有强敌在侧,其余各镇在这几年都安然无事,保存着相对完好的力量。
奢安之乱平定,荷兰红夷强占澎湖被赶走,除此之外大明万里疆土都无事发生。
南方相当富裕,北方灾害虽然严重,但通州一地储粮始终在千万石以上,京师和九边数十年内都不害怕会缺粮。
陕西和山西有灾,朝廷也会发下赈济,不会弄的灾民四处游荡,更不必担心有饥民会造反。
年景虽差,无非也就是京师多了一些逃荒的流民,在京师的城外和大街小巷里安身,先是每天讨饭,接着男子会做一些力气活,等灾荒时间过去,流民自会回乡,留下来的也是在京师谋生,并不会有什么乱子。
总体来说,除了一个东虏之外,大明的整体环境不仅不坏,反而比神宗年间要强的多。
这样的大环境下,能有几人专心跟着张瀚进行造反的事业?
所以成方并不责怪杨义和杨二等人,自从毕麻子一事之后,山上还是保留了很多小山头,这是为了防止朝廷的过于忌惮……辽西上下已经知道十三山上有和记的兵力在,如果成了和记掌握一切,可能朝廷会和后金方面配合,主动切断十三山和辽西的联络,那麻烦可就大的多了。
所以保留了很多小山头,也保留了杨二这个最大的山头,虽然对方一心一意想融入和记之内,但成方知道那是因为杨二对和记的尊重,并不是一心要跟着和记做更大的事业。
这个区别看似不大,内里的分别关系可是太大了,大到了随时可能叫山上分崩离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