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景象不同,虽也能看出灾情,但相对来说更有秩序,城中街道边上,也能看到搭棚施粥的人。
马车来到一座客栈前停下,众人下车。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一晚,明日继续赶路。
入住的过程没有什么好说的,晚饭时候,孟威向邱言求教了一番,看得出来,这位孟家的家生子,还是很好学的,而且颇有见识。
这点,邱言白天就有所发现,看出这个人看事情能看到点子上,处理事情也堪称果决,更难得的是对调配人手也很擅长,是个难得人才。
任何世家对这样的人,都会求才若渴,这样的人也是维持一个庞大世家所不可缺少的,从侧面来看,能培养出这种人才的孟家,也不简单。
谈话持续到晚饭结束,跟着孟威颇为不舍的告辞,说是不敢打扰邱言休息。
送走孟威,回到房中的邱言拿出书本,默读起来,他的两部典籍原本,在交接兵权时,就随负责传召的内侍,同往京城去了。
那京城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期待一观典籍真面目,甚至有不少大儒、宗师,不辞辛劳的从各地赶去,隐约是场盛会,但他这位作者却没必要非要出现。
没过多久,包裹中的人参宝宝等物便又闹了起来,但丝毫影响不到邱言,他看了一会之后,抬手虚抓,汇聚身上的寄托念头顿时显形。
这些是白天,他下令分出物资和粮食后,牵引而来的民愿,与远宁施粥相比,更为浓郁、醇厚。
不过,邱言摇了摇头,将愿念一搓,化作一团气运,屈指一弹,气运分散,回归寄托愿念的一名名饥民身上,壮大与他们的气运,这样可以提升活命几率。
邱言而今虽然神通不小,修为也算高手了,可并不能一举扭转人道变化,想拯救全部灾民,不是靠他一人之力可以做到的,必须要有龙庭出面才行,话说回来,如果他真的凭一己之力,用神通解决了灾祸,或许才是祸事的开端。
不过,这不妨碍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给予帮助。
做完这些,邱言就要吹熄灯火,修养一番,却被窗外传来一阵嘈杂人声给吵到了。
几息之后,就有孟威过来敲门,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原来是位远游学子归来,看到城中之人安睡,而外面的饥民却忍冻挨饿,在城中慷慨陈词,引发许多人的共鸣,造成了混乱局面。
“此人号召商贾、士绅将家中余财捐出,解民水火,这客栈中的住户,也被他派人通知了,让咱们也把东西全都捐出去,积个阴德……”孟威说话的时候,颇有些不以为然的味道。
“原来如此,”邱言点点头,问道,“既然是游学归来,想来其家也在这里,是否已经做出表率,破家救人了。”
孟威闻言冷笑:“问题就在这里,这人的祖籍虽然在此,也有宅子归于河北,可其父乃是一方封疆,家业、产业、田业的大头都在外地,就算是捐出宅子又有何用?再说,饥民缺的是粮食,给他们宅子,官府也不会轻易将他们放入成中,更何况,这人在家中也说不上话,那宅子的事也不是他能做主的。”
孟家自有消息来源,那起头之人的背景已然被孟威摸清,如数家珍。
说着说着,他忽然问道:“对了,小人这次上来,是想要请教修撰,要怎么应付此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多余的口粮都予他,但要留足护卫所需。”邱言这般吩咐,其实他也看出,孟威已有打算,之所以过来询问,是要体现尊重。
“那就好办了……”孟威笑着离去。
不过,事情的发展并未如他所料般顺利,虽然他们不想找麻烦,但麻烦却主动上门了——
第二天一早,邱言就在客栈大堂中,见到了那位发起人。
此人倒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出身于本地一户书香人家,名为孔三卫,其父为的岭南道观察使。
“早听过邱兄名头了,在下早就有心一会了。”这位孔三公子一开口,说出来的话,却让孟威等人略有不满。
要知道,如今的邱言不是当初那般默默无闻了,就算边军将领见了他,也要称呼一声“修撰”,士绅更要尊称“先生”。
可这位不过举人功名的孔三卫,无论是从礼节还是称呼上,都隐隐有种凌驾其上的味道,惹人不快。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