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想着,邱言意念一转,注意力集中在心火上。
心火极速跳动,仿佛是枯枝加入,增大火势,一道道感悟在其中转动、徘徊。引领这些感悟的赫然便是那道“祭祀之礼”。
除此之外,心火外围,缠绕丝丝缕缕飘渺气息,这气息邱言并不陌生,知道是沉淀在魂中各处的士林气息。
他神魂入林,那士林整个就是意识世界,大部分时候不具备侵染性质,可魂游其中,终究要与周围接触,一花一草、一沙一木,其实都是意念,甚至连空气都为意念构成,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士林气息渗透魂中,无可避免。
魂在林中时尚难察觉,可一旦离开,回到阳间,这股气息一时就分明起来,已然与魂结合,难分彼此。
有此气息,便能让人在离开了士林之后,依旧维持着一丝联系。
只是,这联系未必就是好事,士林气息积累太多,神魂与士林越发契合,进出次数一多,几乎就难以分隔,最后只能被士林同化。
“如能降服这股气息,转而凝结,说不定就能突破进出士林的次数限制,只是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这士林气息中蕴含有意念和道理,一旦沾染就入心间魂内,只要人有心智、会思考,就难以摆脱,真要降服,很可能连同自身意识一同降服,从此意念崩溃。”
感受着意念气息,邱言心头念转,他并非无缘无故的感悟,实际上,这些散布魂中的气息,之所以显露出来,就是受到外界文思的牵引。
这一显化,立刻让邱言魂中文动。和士林、和心路、和那篇圣贤纸上的文章联系密切起来。
“从气息变化来看,应该是我那文中的某句话,引起了诸多先生的思考,但却是在质疑我对寻常之事的判断、总结。”
借着联系,邱言猜出了缘由。
诸儒评文,主要依据自身所学,与心中道理印证,最后做出评判。
邱言的文章,此时受诸多先生的注意,他们因为其中一句生出疑惑。不再单纯与记忆印证,进而开始思考、分析。
这么一来,圣贤纸上文思波动,天地间的秩序也受到了牵引,令诸多先生文思跳动,使得整座文轩楼的文思汹涌。
韩逸等人的文思何等精纯、深厚,这么散发开来,甚至影响到神通之法,动摇了城中的一处战场。这便造成了楼身摇晃,可谓连锁反应。
不过,邱言却是借离卦与气运之书的帮助,注意到了自身气运迅速衰落。心头一转,泛起一个想法来——
“品评文章的诸儒中,或有耋老之年者,莫非那‘大耋之嗟。凶’,实际上应在此处?”
念头一转,邱言已经有了决定。遂与身边几人告罪,说是心有所感,要去一处静思。
听邱言这么说,高松等人虽还有心探讨,却也不好逼迫,主动驱散周围人群,众儒生思及品评将至,也就顺势散开了。
邱言致谢后,重回座上。
“品评文章的都是当世大儒,他们对我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日后际遇,影响旁人对我的看法,但我之气运,岂能因一文而变?因几人之言而动?因东都之行而改?我且以一己两身之力,与他们辩上一辩!”
周东义等人影响力不小,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士林、清流的领袖,一言一行对邱言官途都有影响。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便是寻常人家,若东家对这个人突然生出某种看法,很快就会影射到其人风评,影响生计、生活。
更何况,若因一篇文章,留下不够踏实的印象,日后行事会多出许多波折。
想着想着,邱言心头坚定意念,眼眸一转,目光落到转变的笔墨砚台上,伸手过去。
同时那一道坚定之念在魂中定下,心火轰然升腾,一连串的感悟被“祭祀之礼”牵引着汇聚其中,紧接着神魂一转,深处涌出记忆——
有青昌苦读、考场挥墨、远宁遭遇、剑南景象、北上见闻、东都梦华、心路历程、长河历史、地上风霜,林中古木、书山艰难、殿堂光辉、三关险恶、迷雾无途、城府猛兽、心猿归念、庙外耕读、以棋驭势……
这一段段记忆,赫然是血肉身的魂魄各自经历,似走马灯般迅速闪烁,越发清晰。
感受着记忆片段,邱言仿佛置身过往,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有人生百态。
而这一念落下后,心火中的魂中洞猛然扩张,似一张大口,将那浮现出来的火中感悟、魂中记忆,全部吞入腹中!
轰!
心火炸裂!
余波四散,将血**魄中的七魄震动,这七魄本在蕴养,受此一激,各自旋转起来,好像猛兽从冬眠中醒来,爆发出凶悍气势,接着抽纳筋骨皮膜中的气血精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